跑了这么多年,又不是没遇到过大雪天,一群汉子都是老手了,不至于应对不了。

沉默一会儿,陈知捡着别的闲话和窦金花说起来。

说着说着,便又拐到织布和缝被子上。

红被面和绣线已经送去绣娘家?了,要绣的花样和颜色也都交代清楚了。

那两个绣娘专做这个的,手艺娴熟,也知道如今镇上时?兴的花样,还有专门的绣样子,拿出来任挑选,陈知和她?俩聊完,再满意不过了。

等雪停了,要是路上好走,他打算过去一趟,看看绣的怎么样了。

裴曜从匣子里拿出做了一半的木头和小刀,低头忙起来。

长?夏看一眼他手里的木头,约莫拳头大,这次不知道要做什么。

这个冬天裴曜很勤快,没出去跟杨丰年一伙人打鸟钓鱼,到处闲逛。

总能看见?他凿木头,修修刻刻,两三天就能出来一个,最慢也不超出四日。

到今天已经攒下六七个了,都是鸟雀。

裴曜做这个最熟练,想要多做几个赚钱,肯定要挑最顺手的做。

还有更简单的偷巧法子,就是都做成?圆滚滚的样子,大肚子、圆脑袋,翅膀也简单刻了,上完色,知道是什么就行。

这样不用考虑鸟脖子鸟腿和鸟喙这些?精细的地方,一天就能出一个原色的。

别的像打磨,还有上颜色上油以及晾晒等,倒是不费什么,耐性等着晾干就好。

他做了几个,觉得不妥。

再加上长?夏和窦金花有一次看他做出来的东西?,两人明显兴致缺缺,不如之前?那样觉得新奇,便停手了。

这种东西哄小孩子还行,大人是看重趣味和精巧的,要真这样干了,岂不是坏了名声。

一个木雕要卖四十文。

镇上人家?是殷实,四十文给娃娃买个玩具,会有人舍得,但想来也不长?久。

喜欢这些小玩意的大人就不同了,若是精细些?,人家?觉得值这个价,才愿意掏这个钱。

不过他也知道,圆滚滚的小鸟小雀,也有大人会喜欢。

翅膀、尾巴等刻画的细致一点?,只要下了工夫的东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可以轮换着做。

裴曜想通这个道理,心里为?多赚钱产生的浮躁落下去,踏实起来。

陈知说着话,看见?儿子在挖木头,说:“回头你要是有多的,我回你阿婆家?,给云哥儿和桂儿一人带一个,小的就行,随便上个颜色,你那些?大的、彩的都不用给。”

云哥儿和桂儿是他娘家?最小的侄子和侄女,小孩子家?家?,可不就爱这些?东西?。

对表弟表妹,裴曜不吝啬,开口道:“我屋里有,阿爹你去的时?候再拿出来挑。”

“好。”陈知点?点?头。

长?夏也闲不住,蹲在旁边,比着鞋样子剪袼褙。

家?里六口人都要做新棉鞋,光鞋底就要缝十二个,怎么都要做一阵子。

裴曜还费鞋,穿烂了一双春秋的薄布鞋,鞋底都磨薄了,得给他多做一双。

裴灶安见?裴曜的匣子里都是各种小刀小凿子,他拿起一个,用指腹试了试锋利,觉得有点?钝,二话不说就帮大孙子去打磨了。

这些?小刀具用着、磨损着,本身小,不算贵,因此裴曜一年总有几次买凿具的开销。

他卖木雕手里有钱,不问?陈知要,也省得被唠叨几句。

风声不停,呼嚎的动静听着就让人心中?生畏。

裴家?上午吃的是炖肉骨头,肉汤就有不少,还烙了烫面饼子,一顿饭吃得人饱足,狗也沾光,因此对风雪苦寒不怎么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