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酸甜的汁水十分充沛,窦金花笑眯眯的,直夸好吃。
其他三人不约而同点头赞同,味道确实好。
闲聊一阵子,裴有糖让老娘和两个孩子多吃点,陈知顺势说道:“我前些天做了件衣裳,总觉得不怎么样,你帮着看看,看哪里还要改。”
两人便往屋里去了。
他姑嫂二人或许有什么事要商量,窦金花早些年就不管事了,因此不甚在意。
倒是裴曜多看了一眼关上的房门,眉头轻皱。
西屋。
坐在炕席上的两人都放低了声音。
陈知问道:“如何了?我这几天想着,你也该回来一趟。”
裴有糖摇摇头,说道:“嫂子你也说了,不让大张旗鼓嚷的别人都知道,我先在我们村相看,年纪合适的倒有两个,可一个家里穷,另一个的爹娘脾气大,不好惹,我想了,长夏若嫁过去,是要吃亏受磋磨的。”
“这不行,不行。”陈知连忙摆手。
“我知道。”裴有糖喝了口水,又道:“这不我又和别人打听,年纪太大的不要,太小的人家估计也不愿意,问了有没有十八岁到二十一岁的,又要家境好一些,又要品行端正,平时不觉得,一找起来,还真不是容易事。”
亲事马虎不得,踅摸起来肯定要费一番工夫。
况且前段时间夏收,家家都忙,只能等空闲去打听,陈知自然明白。
陈知点点头,叹道:“是我着急了。”
他上次回娘家,拐着弯儿跟弟妹还有老爹打听了一下,倒是有一家家境不错,年纪也合适,可儿子因伤瘸了腿。
那家人想用高聘礼给儿子求亲,他琢磨过后还是觉得不行。
第18章 第 18 章 呆鹅
水塘边。
十来个人在洗衣裳,年轻人有,村里的婶子阿叔也有。
捶捶打打的间隙,说笑声几乎没停过。
长夏和杨小桃各自端着一盆衣裳,过来后引起了人群注意。
有妇人热热闹闹问道:“是夏哥儿和桃姐儿,今儿家里不忙?”
他俩连忙喊了婶子,又同其他夫郎妇人笑说两句。
长夏胆子是不大,可从小就被陈知带出来认人喊人,因此并非不敢言语的锯嘴葫芦。
他俩挑了块地方,蹲下先将衣裳浸在塘水里浸湿。
杨小桃微微抿着唇,脸颊泛红,偶尔瞅一眼河面那边,又很快收回视线。
水塘是早年间湾儿村人合力挖的,从青眉河引了水,塘边错落着,嵌了一圈结实的石头和青石板。
水塘靠近老庄子,多是住在老庄子的人在这边洗衣做事。
住在其他地方的人也有往这边来的,多半是为了人多热闹。
长夏和杨小桃平时来得少,要么在家里洗,要么直接去离家近的河边。
今天则不一样。
和杨小桃相看的那人今天会过来。
那年轻汉子姓李名升,比杨小桃大一岁,今年十八,是赵李村人士。
两家托媒人说好了,今日这个时辰,李升会和几个同龄人划船往青眉河上游来打鱼。
杨小桃来水塘这边,会离青眉河近一点,这边视野也宽阔,足够看清。
这是其一。
两家若托了媒人在中间说和,真到年轻人相看时,最好不要背着人单独相见,怎么都得大大方方在人前露一回脸。
这是约定成俗的道理,即便亲事最后不成,也不会落任何闲话。
洗衣裳的人看见杨小桃红着脸的模样,知道今日她来做什么的,本想调笑两句。
然而下游划上来一只船,猜到是那边的汉子来了,便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