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应将那卷金灿灿的法旨放在经案上。

“与应。”

“弟子在。”与应垂首。

“天庭法旨已下,天命难违。”观音说,“驻跸凌霄,宣化慈悲,此乃你证道七苦之后,必经之途。”

与应乖乖听着。她知道师父并非在陈述,而?是在点破。

“天庭重秩序,讲法度,求功德显化。灵山讲慈悲,重因果,求心性?解脱。二者如冰炭,非轻易能融。”观音缓步走近,“你身兼二职,如履薄冰,予你元君之号,是锚定你出身之根,亦是枷锁,予你七苦之证,是你解脱之舟,亦是灯塔。”

她停在与应面前,目光温和:“此去天庭,你需谨记三?点。”

“其一,莫忘根本。你之七苦源于?天道,证悟于?灵山,此根在灵山,不在天庭,你是我灵山的天使,非天庭的元君,慈悲源于?心,源于?你走过的血路,非源于?天庭敕封的尊号。宣化的是我佛真意,调和的是法理之障,而?非替天庭规训灵山,亦非替灵山颠覆天庭。”

“其二,明辨因果。天庭与灵山,因西行取经之大机缘,尚需维持表面和睦,此乃定数,亦是风暴来?临前短暂的平静,你身处其间,一举一动皆牵动因果,小不忍,则乱大谋,当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何事需顺势而?为。”

“其三?,”观音的声音顿了顿,“守住心灯。天庭法度森严,欲念如渊,你心中那点异数,是你不迷失自我的唯一依凭,守住它,如同守住灵山上那颗种子。”

殿外传来?两道沉稳平和的气息。

“大士,弟子惠岸、金吒,奉法旨前来?。”两个声音同时响起,一个清朗,一个更显厚重。

观音颔首:“进来?吧。”

殿门开启,两道身影步入。

当先?一人,身着淡青僧衣,面容清俊,气质温润平和,手持一柄浑铁棍,棍身隐有佛光流转。

正是侍奉观音座前的惠岸行者,木吒。

他目光清澈,看向与应时带着关切。

与应记得他,刚来?的那会?木吒就?知道自家弟弟有个忘不掉的人,对方在灵山也常常帮扶她。

紧随其后之人,身形更为魁梧,身着金线织就?的袈裟,面容刚毅,眉宇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周身佛光内蕴,宝相庄严。

正是如来?佛祖座前的护法神,金吒。

他目光沉静,扫过与应时,带着审视凝重,最后恭敬地落在观音大士身上。

“弟子金吒/木吒,参见大士。”两人齐齐合十行礼。

观音微微抬手:“免礼。你二人来?得正好。”

她转向与应,“与应即将常驻天庭,任宣化慈悲使,此去凶险暗藏,需得力护持。惠岸,你随侍为师多年,通晓天庭事务,性?情沉稳,当随同与应前往天庭,助她梳理仙佛往来?,护其周全。”

木吒躬身领命:“弟子遵命。定当竭尽全力,护持元君。”

观音的目光又转向金吒,“金吒,你为佛祖座前护法,法力深厚,金刚怒目可震慑宵小,天庭水深,难保不生龃龉。你便以灵山护法之名,常驻天庭外围,震慑诸方,若有危及我灵山天使之事,可便宜行事,无需事事回禀灵山。”

金吒抱拳,声如洪钟:“弟子领法旨!必不负佛祖与大士所托!定保元君在天庭无虞!”

与应看着这两位哪吒的兄长。

木吒选择了观音座前,金吒则侍奉如来?座下,他们早已是灵山根深蒂固的存在,与那远在天庭的哪吒,早已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今,他们奉灵山法旨,来?护持她这位身负特殊使命的元君。

这护持,是保护,也是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