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过,长相文文静静。他的纪律很好,学习成绩挺稳,就是平时在班上不太活跃。我记得他家里的情况不太好,有几个弟弟妹妹,最后他考上了云城大学,其实可以报得再高一些,是他父亲非要让他报这个志愿。”
贺临又问:“还有一位叫做唐言硕的,老师你有印象吗?”
刘老师道:“当然了,这是我做班主任时班上的学生。唐言硕人很机灵,高大帅气,就是有点皮,成绩也是忽上忽下的。我记得,他的父母身有残疾。这孩子可能是小时候没有被管教好,喜欢走捷径,有次被发现抄袭同学的作业,纪律分扣了不少。我严厉批评过他几次,后来他自己知道努力了,高考后是去了平城。”
说到这里,刘老师起身,拿出了厚厚的几叠资料:“这些都是他们之前的成绩单,还有纪律表,你们都可以查看。”
黎尚接过来,他先找出了唐言硕的纪律表,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的扣分情况,犹如一份详尽的前科记录。
刘老师又道:“我一直分管学校里的纪律扣分还有成绩备档,所以我这里的资料是学校里最全的了,上下几届的学生情况我都有。”
他说着又搬出了好几叠资料,还有一个大纸箱子。
贺临问:“关于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校方有没有进行过关注”
“想要进这里就读的孩子,入学就要进行心理面试。我们有专门的心理课,还有专业的辅导老师。不过那老师闲得很,根本就没有学生去找她。”
刘老师说到这里顿了一会,挠了挠头说:“孩子们的学习是挺苦的,但是熬过去了,就好了。谁不是当初这么苦过来的?他们每天学习这么忙,还有什么空闹什么心理问题?”
随后刘老师又拿着那些表格和他们聊了学校里的详细情况。
“我们这里每个月都会进行月考,然后排名,学生们就会对自己的情况更加了解。”
“他们还没成年,只有抓得紧一些,才能够上更好的学校。”
“对于贫困学生,好好学习是唯一出路。作为校方,作为老师,我们就是为了托他们一把。这是为了他们好。孩子们都是很聪明的,不可能这些都分辨不出来。”
“身体是最重要的,每天跑操两千米,女生也不能请假。”
“无论多难,都必须克服,努力就要体现在分数上。”
刘老师所说的,似乎与案情没有直接关联,贺临却问得很细致,黎尚也一一详细记录。
刘老师热心地给他们一直讲了一个来小时,他最后问:“那两个孩子,现在他们都如何了?”
望着刘老师期冀的眼神,贺临一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