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2)

年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禁灵存,末将亡;禁灵破,末将生。”

一语掷出,鸦雀无声的金銮殿上,群臣又是一片哗然。虽然风华将军天纵奇才,战功赫赫,但是对抗老谋深算的郁安侯,总是还欠缺一分气势,一点火候。众人都不认为年华会赢,并认为年华立下军令状是疯了。

这时,九龙御座上的年轻帝王,说出了一句更疯狂的话:“此次出征,由刘延昭挂帅,年华留守玉京。”

众臣更加哗然。帝王怎么把年华的生死押在了刘延昭身上?无论怎么看,刘延昭都不足以挂帅出战,与郁安侯争锋。

刘延昭急忙出列,冷汗如雨,结结巴巴:“这……这……末将才能低微,不足以挂帅出征……末将身死沙场事小,误了年将军性命事大……”

众臣以为年华也会反对让刘延昭挂帅,毕竟此战关乎自己的性命,开不得玩笑,容不得疏忽。谁知,年华并没有反对,她望着刘延昭,目光诚恳:“请刘都督代替年华出征。”

刘延昭尚未应声,御座上的帝王已经一锤定音:“刘延昭,朕任命你领青龙骑十万,讨伐禁灵。三日后出发。”

刘延昭急忙跪地:“末将领命。”

朝会在一团疑雾和惊愕中解散。

年华随宁湛回到御书房。

“年华,你明白我为什么让刘延昭代你出征吧?”

“我明白。刘延昭有勇,崔天允有谋,是最佳的组合。”

一山无二虎,一军无二主。崔天允和年华都是将才,一同出征,不是福音,反是祸端。因为,进行一场战役,如同雕琢一件艺术品,可以有助手相辅佐,但容不得两个艺术家同时来为这件艺术品赋予灵魂。年华、崔天允都是天赋异禀的战将,在面对一场战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给战役赋予自己的灵魂。这样的天赋和热情,一旦成双,是祸不是福。也许,宁湛不懂征伐之道,但用人之术却掌握得炉火纯青。

宁湛欣慰地点头:“我会册封崔天允为军师,让他以军师的身份辅佐刘延昭。”

“圣上英明。”

宁湛望着年华,“崔天允真的值得你立下军令状?”

年华笑了:“我相信他。”

宁湛也笑了:“我虽然不相信他,但我相信你。”

崇华八年秋,帝攻禁灵。刘延昭领兵十万,东征禁灵。《梦华录·崇华纪事》

年华立下军令状,与萧良又一次针锋相对,风华和乌衣两派的权势斗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年华想了想,决定暂时退让一步,平息双方在朝中针锋相对的局面,就称病告假,去京郊的别院休养。

宁湛道:“既然是去京郊休养,不如去东皇山的太平宫吧?太平宫中的温泉,对你这些年征战落下的骨痛很有好处。”

太平宫是皇家行宫,是帝王避暑游玩的地方。

“这……不太合适吧?”

“我说合适就合适。上次观星楼一战,你受了重伤,落下了阴雨天就会骨痛的毛病。这几年,每到阴雨天,我就总担心你会不会骨痛,想着你是不是很难受。我特意让人在太平宫新建了几处药汤池,让你回玉京之后可以去治疗骨伤。我遣太医随你一起去,佐以太医炮制的药物,对你的骨伤一定很有好处。”

年华心中蓦地一疼,有坚硬的东西在缓缓融化。连她自己都不再在意的时候,他还惦记着她的伤势,关心着她的身体。虽然,有时候,他冷酷无情得让人心寒,但他终究还是她青梅竹马的宁湛,不是么?其实,即使心如死灰,她还是爱他,因为他是她的宁湛。

“好吧。”年华道。

“这几天,皇甫钦会来玉京,我分不开身去太平宫。太平宫离玉京只有两日行程,我一有空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