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抄好后,十行字合并在一起,她终于读出了父亲当年藏在经卷之后的,所有字句。
彝冒死谨禀,昔日易贵妃欲求臣诗文集,臣接后局之命,昼夜抄录终成诗册,进献贵妃。然进奉之后,臣因未落款识,又于次日索回拆改,发现书页处暗藏瑞脑草。臣以为此物乃用书页防蛀,应为后局所为,便不曾疑心。谁料贵妃半月而薨,臣又闻皇后赐五香拈痛散于贵妃,其中有乳香木香,与瑞脑草相合为毒,十五日必亡。臣知其中必有幕后真凶,然迅疾被贬,可知背后势力之可怖。臣纵舍微躯,亦不舍家族百人,惟留陈情状于此,天可怜见,或能拨云见日,臣纵死无憾。
是当年的皇后,如今的太后。
那个所谓的瑞,并不是瑞王。
她和尚训都想错了。其实全文中并未出现“王”字,只是他们都早已对瑞王尚诫有成见,也顺理成章认为他会因为自己的幼年不幸而迁怒他人,甚至因为愤恨母亲遭受易贵妃的不公待遇而对易贵妃下手也不奇怪,所以才会将他与太后同列为嫌疑,妄加揣测。
而现在想来,当时正是先皇要改立皇后的要紧时刻,在整个宫中,最想要下手除掉易贵妃的,自然就是皇后。她是唯一一个得利的人,只是因为她做事滴水不漏,才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而如今,她父亲的密书终于将太后的阴谋揭露。太后当年送五香拈痛散给易贵妃,那药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可关键却藏在了盛彝进献的诗集之中,而且瑞脑草本就有防蛀的功能,所以父亲悄悄取回诗集修订时,虽然发现了也不以为意,却在易贵妃死后才得知,二者叠加会成毒,易贵妃半月而亡,也正是这种毒所致。
盛颜呆坐半晌,心想,尚训追寻了多年的谜底,终于揭开了,可他还能有机会知道吗?
他如果知道了,又会如何处置太后呢?他会放过太后,让她在西华宫中颐养天年,终此一生吗?
然而宫中人的命运,不就是这样吗?无论是尚诫那凄凉死去的母亲,还是尚训恩宠极致的母亲,抑或是尊贵无匹的太后,最终所有人的结局,都是埋葬在这个宫廷之中。
盛德妃,也是如此。
她抬起手按住眼睛,让还未来得及落下的眼泪消失在眼眶之中。她慢慢将手中的纸折成方胜,塞入袖中,起身走了出去。
她穿过重重宫门,越过长长宫墙,来到尚训所在的清宁宫。
他还陷在昏迷之中,无声无息。
他多好,一个人静静地睡着,什么都不用管。有时候,他也会动一下手指,有时候全身抽搐,那是残毒还没有彻底解开,让他痛苦但这痛苦,其实他也应该记不住的吧。有时他喃喃发出一点呓语,可是他的神智,始终没有清醒过来。
她接过宫女们手中的药汤,小心地给尚训喂下去。看着他无意识地吞咽着,一点一点喝下汤水,她疲惫的神情中,终于露出一点苦涩笑意来。
她凝视着他,低声问:“你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呢?”
大殿内一片死寂,尚训在她的面前,静静地呼吸着,沉睡。
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春日雪也似的梧桐,夏日无声坠落的女贞花;当然,她最艰难的时刻,也是拜他所赐,秋日融化成水的冰霜,冬日雪光映梅花,绯红一片……
如今大厦将倾,她无能为力,朝廷束手无策,而他,居然撒手在这里沉睡,什么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