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国外呆着不开心,也想过回国。但这种念头只要稍稍一浮现出来,立即是许多许多的现实问题,一路铺开,摆在面前。
现实太难,每一步都需要经过百般权衡。
老夫妻俩绝没想到,当初为了独子的未来所做出的权宜和牺牲,十几年后化为回旋镖,直直击中了他们自己。
老徐和老于在无数个难眠的夜晚里,反复的沟通商量,希望能找出一个好的办法来解除困境。
办法还没想出来,儿子在某天突然站到了他们面前,揪着衣服,嗫嗫嚅嚅的说:“爸爸,妈妈,这里不是中国,咱们既然来了,就得遵守这个国家的习俗。”
老徐和老于在那一天,整个灵魂都好像是被万马奔腾着从身上践踏了一遍,夫妻俩的脑子都轰隆隆的作响,看着疼宠了一辈子的儿子,异常认真的对他们说:“在我们这个国家,每个人都是要靠自己来生活,不能想着去依赖别人。”
儿子说完,随便找个借口,直接走了。
老徐皱着眉想了半宿,才对老于说:“儿子是在点咱们呢。”
中国的老父母,肯为了孩子抛弃掉已拥有的安逸生活,陪着他在国外一点一滴的积累起了新的家,自然也不愿意让孩子为难。
老徐和老于很快各自出去找了工作,老徐会开车,他学会在网上接单,每天负责去机场接送游客,赚取一定的费用;老于则是去附近的华人超市找了理货员的工作,与年轻人一样搬搬抬抬,每天最少工作六小时以上。
他们有了工作之后,儿媳妇的态度转好了几分,似乎也认可了他们不是废人了。
第十九章 小家的危机
可家庭和睦的好日子并没用持续多久,灾难毫无预警的降临,他们倾尽一切去帮扶的儿子,某天清晨出门,便再也没有回来。
再见面时是在停尸间内,夫妻俩彼此搀扶着摇摇欲坠的身体,不敢相信眼前躺着的是他们的孩子。儿子早已面目全非,听说是车子在急速转弯时冲出了护栏,翻滚着掉到了山崖下边,那里有一片蔚蓝色的大海,还有三十多米的落差。没人知道为什么他为什么在那个时间行驶在那条环海公路上,这件事无从考究,但一切发生时,除了接受之外,他们已不能做任何事。
儿子是老徐夫妻俩与这个家庭的最大羁绊,当他不在了,儿媳换上了更加冷漠的面孔。她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告知老徐夫妻俩,她没有义务赡养已故亡夫的父母,她会带着孩子们开启新的生活,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会努力去做。
但一切的前提是,老徐和老于从她们的生活里退出去,回中国也好,另外找住处也罢,全随他们。这件事没得商量,要隐瞒孩子们,并且速度越快越好。
此时的老徐和老于宛若遭到了晴天霹雳,他们已经失去了儿子,很快又要失去住处。
在国外买房安家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他们的养老金早已给了儿子,注入他们小家庭的建设当中。现在的他们已是一无所有,回国是回不去的,留下也很困难。
那段时间,老徐夫妻俩进退无路,日子过季度艰难。儿媳妇一直在催促,拖延几个月后,她有了新的男友,准备走出伤痛,重新开始,而驱离老徐夫妻,是她首先要做的事。
危难关头,老徐夫妻俩想到了另一位好友,辗转找到了他,哭着求教何去何从。好友来澳已久,对于政策要比他们更为熟悉,一边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一边帮忙申请老人的福利性保障住宅。
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等待了十一个月后,老徐夫妻中签,被分配到了白妈所在的街区内,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房子很破旧,有许多地方需要修缮,可毕竟这是一处不会被收走的住宅,他们有了落脚之地。
未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