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祝你将来超越你爷爷,爬到更高的位置!”

“谢谢赵爷爷。”江谨为领着媳妇和弟妹们起身道谢。

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赵家其他长辈也招呼:“谨为,小林,三位小客人,来,吃菜。”

江谨为先端起酒杯敬长辈,“赵爷爷,赵奶奶,各位长辈,今天承蒙款待,我先敬你们一杯,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

他一饮而尽,姿态端正,军人风范尽显。

赵老爷子乐呵呵地喝了一口,“谨为啊,你这孩子就是懂事,你爷爷常念叨你,说你从小就有出息,现在果然没让他失望。”

江老爷子端着酒杯跟其他人碰杯,眼中闪着欣慰的光,“这孩子从小就有主意,参军是他自己的选择,能有今天全靠他自己努力,每一分成绩都是他自己拼搏出来的,我可没帮半分忙。”

“小林,你也别光看着,快尝尝这鱼。”

赵大婶热情地给林君雅夹了一块鱼腹肉,“这可是谨为捞上来的,养了三年的青鱼,肉特别嫩。”

林君雅道谢接过,鱼肉入口即化,鲜美异常,忍不住赞叹:“真好吃,爷爷在来的路上,一直念叨这边山清水秀,水库池塘里养出来的鱼味道特别鲜,今天终于尝到这极品鲜味了。”

“来,老江,吃鱼。”赵老爷子拿起筷子,将大鱼头夹到了兄弟碗里,“你最爱吃鱼头,尝尝。”

“别光顾着照顾我吃,你们也吃,你辛辛苦苦养了三年的鱼,也得多吃几块。”

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江谨为不时起身给长辈们敬酒,举止得体又不失军人刚毅,林君雅则被赵家人围着询问各种健康问题,她耐心解答,偶尔也给他们普及些医学小常识。

接下来的几天,林君雅又开始了暑期实践,每天都在赵家给人看病开药,有些她没有的药让病人去医院或卫生室买,她能配的药则当场配好,因为看病的都是普通百姓乡邻,她没有收诊金,只收了寻常的药费。

江老爷子他们也没闲着,赵家二老在家里种了不少地,老爷子每天带着孙子孙女们去地里帮忙干活,让他们体验下干农活的艰辛。

江谨杰他们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不知农民的艰辛,这次出来跟着干了不少农活,学会了插秧拔杂草,也有帮着掰玉米收稻谷之类的,每天累得够呛,人也晒黑了些,但全都更精神了。

江谨为是干活的好手,重活累活都包揽了,有他在这里帮忙,赵家人是真轻松了不少。

在赵家住了三天,江老爷子启程去下一站,这回把赵老爷子也拽上了,吉普车当拖拉机使,一车七个人挤坐着去了五十公里外的另一位老战友家。

这位老战友身体不太好了,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半瘫半躺在床上了,他们过来后立即将人送去了医院。

老人家年轻时在战场上受过伤,当时没有用药治疗,后面也没得到好的护理,现在一条腿已失去知觉了,这时间拖得太长了,林君雅也不是神仙,无法保证能治好,只能尽量给他配好药治疗,争取能再站起来活动。

他家里条件也不太好,儿孙们都没特别的本事,全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特别稳定的经济收入。

江谨为给老长辈买了个轮椅和拐杖,私下拿了不少钱给他,还给他家已成年的孙子孙女安排了工作,推荐他们去了小姨的药厂里上班。

这些老前辈全都为国奉献过,年轻时候为打仗驱赶敌寇流过血,很多伤病都是那时候落下的,如今年纪大了,病痛折磨着他们的身体,经济开销也拖累着儿孙晚辈们,他们大都为省钱在苦苦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