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兰夹了蘸醋吃,见外甥一口一个,已经干了三个了,好笑不已:“谨为,慢点吃,我们又不跟你抢。”
“饺子要趁热吃。”
江谨为在部队经常吃,指着摆放在中间的饺子盆,跟长辈们说趣事:“去年过年期间正在北方执行任务,当地武装部招待我们吃年夜饭,一些北方兄弟起哄比赛饭量,就这种盆,我和两位战友干了十二盆饺子,跟北方人干成了平局。”
孟家姐妹闻言都笑了,孟雪娇边吃边笑:“人家单位年夜饭标准都被你们干超标了。”
“听说北方人包的饺子很好吃,跟小林这个比呢?”孟雪兰问他。
“味道差不多,他们男女老少都会包,包得挺好看的。”
林君雅的饺子包得也还不错,形状大小均匀,馅料调得挺好,江谨为觉得挺好吃,今晚上也属他吃得最多。
吃过晚饭后,林君雅先洗了碗筷,又烧了一大锅热水,先帮妈妈擦了个澡,自己也倒水冲了个热水澡,忙完家务事才提着一袋橘子去对门拜访串门。
孟雪娇来给她开的门,见她提着水果,笑着道:“小林,过来玩就好,不要提东西,橘子拿回去给你妈妈吃。”
“伯母,初次登门,只准备了一点点小礼物,也是我妈妈让我提过来的。”
林君雅将橘子放在柜子上,见只有她们姐妹俩在客厅里,没见到江谨为,轻声问:“伯母,江营长睡了吗?”
“还没呢,在洗澡。”
孟雪娇指了下厨房旁的洗澡间,邀请她到客厅里坐。
孟雪兰招呼她:“小林,桌子底下有炉火,过来坐着烤火。”
“谢谢。”
林君雅道了声谢才去落座,见她在卷五颜六色的毛线,主动上前帮忙,“孟主任,我帮你卷。”
孟雪兰没跟她客气,拿了些给她,说着:“这是以前的毛衣裤拆下来的毛线,我们全部拆了,重新来织一两件背心,初春季节穿正合适。”
第44章 可真该死啊
林君雅见过别人穿的毛衣,也听人说过毛线价格,毛线分很多等级,上等精品毛线要四十多块钱一斤,最下等品质的都得十六七块钱,还得提供纺织品票证,绝大部分农村家庭是买不起毛线的。
“孟主任,织一件背心要多少毛线?”林君雅向她打听。
“女同志的背心一斤半上下,男同志的至少一斤八两,像我们谨为这种又高又壮的要两斤。”
江谨为洗完澡出来,正好听到小姨这话,接了话:“说得我好像很费布料一样。”
“哈哈...”
孟雪娇正好端热茶过来了,听到儿子的话大笑了起来,“你不止费布料毛线,也费粮食啊。你十四五岁长身体的时候,直接用洗脸盆吃饭,要不是我们家有些家底,家里只有你一个孩子,不然还真养不活你。”
林君雅也在笑,起身接了长辈送来的热茶,笑着打圆场:“长身体的时候是吃得多,大家都一样。”
江谨为回房拿了军大衣裹上,有过来跟她们一起烤火,见林君雅很娴熟麻利的卷毛线,问她:“君雅,你会织毛衣吗?”
“我是第一次摸毛线,不会织,我妈会,她会很多种花式织法。”
孟家姐妹之前跟李素梅聊天,只简单的闲话家常,并未聊深入的,不过她们感觉她出身应该不错,孟雪兰问她:“小林,你妈妈娘家家境应该很不错吧?”
“我妈只跟我说了外婆家的事,外婆娘家家境很好,祖上是书香门第世家,外太祖年轻时还远赴国外留学过,外太婆也是新时代女性,接受过最好教育,外婆是他们精心培养的大家闺秀,舅姥爷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后面都移民出国了。”
“原来是出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