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她让我吃屎我都吃。”

秦绢女儿坐在隔壁桌吃饭,正好听到了她这句话,回头呛了句,“妈,我不会让您吃屎的,您赶紧吃肉吧,别说屎啊屎啊,很影响我吃肉。”

“呵呵...”一群人都笑了。

“只知道吃。”

秦绢白了她一眼,又跟李素梅说正事:“素梅,你昨天跟我讲,你女儿开了日化厂生产洗发露香皂洗衣粉花露水之类的,厂里生产的这些货卖到庐阳来了吗?”

“没有。”李素梅昨天去了国营商店,还特意留意了下这个,“庐阳没有卖,这边市场还没打开。”

“厂里的货好不好卖?”秦绢问她。

“好卖,超好卖。”

“日化厂的洗发露超好用,比国营商店卖的那些好用多了,而且品种很多,厂里的订单多得不得了,每天三班倒日夜加班赶货。”

李素梅想着他们应该是有下海经商的打算,跟她们说:“我明天就回南城了,下周我给你们邮寄一批样品来,你们先试用,好用再说别的。”

秦绢等人懂她的意思,全都笑了:“好。”

第454章 好日子在后头

“素梅,南城那边是不是比庐阳发展得好?”有个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同学问她。

“我女儿80年参加高考,是她高考结束到南城读书,我们才跟着她过去,当时整个城市情况跟现在的庐阳相近,百废待兴。”

“这两三年南城政府不停改革尝试,紧跟随羊城等大城市的行动方向,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变化特别大。”

“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政府也重点扶持私营厂发展,提供的帮助福利挺多,也鼓励个体经商,沿街的商铺门店基本全开起来了,政府还规划了农贸市场及赶集点,专供周边农村商户来摆摊卖货,另外修路修桥建各种公共设施,还开始了商品房建筑买卖。”

一听都有商品房买卖了,对方微惊:“政府组织筹建的商品房?”

“对,其实从前年就开始尝试了,第一批商品房在去年初就卖完了,当时因为是尝试阶段,房子数量不多,但买的人特别多。”

“初次尝试效果好,政府立即开始了第二批,我家都在第二批房中买了两套。”

见她一出手买了两套房,秦绢忙问:“素梅,什么价格?”

“两居室1580,三居室2150,带小厨房和厕所,很标准的套间,安装好了水电,地板墙面都粉刷好了,带有门窗,至于其他的就得自己添置。”

“这个价格比我们这边贵。”有个家属说。

“嫂子,这是新建的房子,全新的楼梯房,比我们平时常住的房子要好很多,房间内部面积大,两居室有七十多平,三居室有一百平呢,折算下来其实不贵的。”

“哦,哦,这么大啊,那算下来是不贵了。”

“照这样看的话,南城是比我们这边发展得好,我们这边别说商品房了,私营经济都还没彻底放开,开店干个体的不多,摆摊的更是少。”

“南城政府敢于尝试敢干啊,我们这边过于保守,领导们不敢轻易尝试,他们怕出岔子啊。”

“我听说羊城那边发展更快,真是遍地都有黄金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