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们课的老师全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教授,有好几位是校长和京都的大领导亲自去请回来的顶级医科专家,他们全都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大学毕业的博士。”

“他们在国外学的是英文,带回来的很多医学教材全是英文的,有个别老师偶尔用英文教学上课。”

“我们以前都没学过英语,字母发音都不会,学校给我们专业额外安排了英语课,为了跟上进度,听懂老师教的,只能拼了命的补课学习。”

“之前高考前虽要上早晚自习,每天学习时间挺长,但我学得挺轻松的。现在大学课程完全不同,专业性特别强,学的课程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完全没接触过的,连我之前跟着师傅学医都没学过的,刚开始学起来挺吃力的,后面才慢慢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场的人,除了江谨为听过英语,其他人都没听过,姚志国笑了下:“我们连普通话都没学明白,说得都不标准,你们就开始学外语了,这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她可是省状元啊,我们市里几百上千年来,估计就出了这么一个状元。”

楼父在市里工作,当时高考成绩出来时,得知是东源县的孩子考了省状元,还是自家不远村子里的,他跟别人说起时都很骄傲。

楼母在笑,又问了句:“君雅,你们班上二十个学生,有几个女生?”

“只有两个女生,跟我同桌,她是东省青港人,跟我妈是同乡。”

“他们那边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她高考成绩全省第二名,但她家里祖辈父辈及叔伯们都不准她读书,说她考这么好是抢了家中兄弟们的风头,还差点撕了她的录取通知书,逼着她结婚嫁人,是她高中校领导及老师出面帮她,她这才逃出家里,来到南城读书。”

一听这么优秀的孩子,还有这样的家庭遭遇,姚母都开骂了,“成绩这么优秀的闺女,考了这么好的大学,不让她读书,她家这些老东西是有病吧。我要是有这么会读书的女儿,别说砸锅卖铁了,让我切肉卖血我都要送她去读书。”

“有些人的脑子,它就没开化,蠢得很。”

楼家父母都很看重儿女的学业,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跟姚母一样,只要他们会读书,砸锅卖铁都会想法子凑学费。

“这样的确实蠢得很,她考上了名牌重点大学,将来到大学里找个对象,不比在家里找个凑合过强多了啊。”

“他们大学毕业都会分配工作有金饭碗,说不定还能拉扯下家中兄弟,连带着亲戚们都有面子,真不知道这些人脑子里装了什么,竟然蠢成这样。”

第343章 万事都没有绝对

今年东源县高考考上近三十个大学生,还出了林君雅这个省状元,当时刮起了一阵读书潮,别说县城里人人乐道这事,连乡下农村人的思想觉悟都提升了,全都在家里揪着孩子读书考大学。

林君雅家里当时情况那么差,是她高中状元又嫁得家境好的男人后,这才带着父母一飞冲天,农村里很多人也盼着儿女有出息,然后带着长辈们飞去外边看看。

这边农村里也有很多重男轻女的,但有林君雅这个实例在,现在社会风气也有所变化,有些家庭也开始重视聪明会读书的女孩了。

说白了,他们也希望自家的女儿能成为第二个林君雅,就算不如她这么优秀,能嫁个好婆家也是好事。

聊了一会儿学校里读书的事,楼母又问起另一事,“君雅,你们夫妻俩学习课业这么重,还要管批发部里的事,两个人都很忙,你们这打算什么时候生孩子啊?”

“暂时还没考虑这事。”

很多人问过这事了,她都是这么回答的。

他们夫妻俩之前也谈过这事,刚结婚时考虑一年后生儿育女,但现在两人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