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傻闺女,那老多面条你自己擀,胳膊不打算要了?擀完面条你还有力气往学校送饭吗?”王金枝想让连心拿上面粉去村里专门压面条的人家用机器加工面条,一斤面给一毛钱手工费。
连心却说:“关键是现在也算不好一共得用多少白面,我自己擀面好心里有个数。”
第一次嘛,都得摸着石头过河。
王金枝想想也是,这回把大概用量都摸清楚了,以后正经做生意就能拿准了,省得浪费。于是她把自己卖菜时用的称拿过来,前后称了三十斤面粉,洗洗手跟连心俩人一人一个大盆活起面来。正干得热火朝天,二奶奶拎着半米长的大擀面杖和面板过来加入了擀面条队伍。
十点钟一到,连心就把切好的一盆五花肉下锅爆炒,等五花肉的油脂都煸炒出来后才下入切好的豆角和土豆条,加盐和十三香翻炒均匀后放水大火炖十分钟。十分钟后盛出半盆菜汤,把面条均匀地铺在锅里,盖上锅盖大火煮二十分钟,再把那半盆菜汤倒回锅里把面条和菜一起翻拌均匀,大火收汁,齐活!
家里用的是二爷爷二奶奶多年前买的12印的大铁锅,一口锅根本做不完38人份的焖面,只好在二奶奶屋里那口8印的铁锅里又焖了一锅才凑齐。
二奶奶一边帮连心往一次性饭盒里装焖面一边说:“这一份儿得有二斤多吧?半大小子也能吃饱了。”
就这连心还生怕做得少了连累陆浩在同学面前丢脸,每盒都是能装多少装多少。38个盒饭装完锅里还有剩余,除了给郑琳琳家送去的那一小盆,给王金枝和二奶奶又各留了点儿,另外多装了两个饭盒准备带去学校给郑琳琳和连玉。
第8章 嘴刁的陆浩
祖孙三辈人在外屋地忙活的时候,二爷爷悄么声儿地把连心的二八大杠骑到村里电焊铺,后车座上夹着他从仓房里翻出来的一捆钢筋和铁丝。
俗话说工具好用力少,正经做生意哪能没有个方便趁手的家伙事儿。昨晚上老两口也是半宿没睡,头对头帮后屋还没个影儿的生意出主意。二爷爷虽说一辈子没下过厨,但修自行车、盘炕、编土篮子这种巧活儿谁也比不上他。
老焊工一露面他就指着那捆钢筋铁丝说:“老张大哥,帮我给这车后座用钢筋焊两个筐子,要活的不能焊死,想挂就挂想摘就摘的那种。”
老焊工接过二爷爷递过来的烟卷,用鼻子使劲儿闻一闻,随后夹到耳朵上,说:“就像邮电局送信那帮人车后座上的那个褡裢似得呗?你的意思我用钢筋给你焊个大框,你再用铁丝编土篮子似的在钢筋框上编筐?”
二爷爷笑着对老焊工竖大拇指,“要不说咱俩是老搭档呢,我一说你就明白。”
老焊工弯腰开始量尺,“好办,用不了一个钟头。”
老焊工干活就是麻利,连心锅里的焖面还没出锅,二爷爷已经驮着两个编好的铁筐回来了。三个女人又围着自行车好一阵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