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3)

似乎是长年累月的痛苦婚姻生活导致的失忆,或许不是,总之当邓玉梅意识到邓小米长大了的时候,邓小米已经懂事到能陪她走街串巷做生意了,那时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庆幸这个闺女没白养,不像她亲爹。

当邓小米越长大越懂事,越懂事就越是能体谅邓玉梅的时候,邓玉梅却忽然走上了一条令母女俩的感情相行渐远的路。

因为她渐渐发现,她的牢骚、不满,她的一切怨言即使全世界都没人在意,邓小米也会永远认真倾听。

当她压抑到极点的情绪遇到了一个突破口,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她的发泄,而邓小米就是那唯一的发泄通道。她会安安静静听完邓玉梅的每一句话,却不会将邓玉梅的污言秽语向外泄露一个字。

因为她是她的女儿,所以她会全盘接收邓玉梅的所有情绪,即使与她无关也可以。

当邓玉梅意识到邓小米不会拒绝也不会反抗的时候,她已经用唇舌把邓小米变成了一根木头,然后又用暴力将她变成一个标准的靶子,一个可以任由她宣泄的靶子。

不开心了,骂;不高兴了,打。还要打着为她好的名义让她言听计从。

邓玉梅倏忽想起,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邓小米对她露出笑容了,那种由内而外产生的,真心的笑容。

她的女儿总是木讷地站在离母亲最远的角落,垂着头,捻着衣角,一声不吭。

曾几何时邓小米也是个爱笑、爱跟妈妈说话的小姑娘啊。

她的女儿丢了,她把她的女儿弄丢了。

邓玉梅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这么多年的委屈和愤懑全部倾泻出来,哭起来不管不顾,甚至将前院的郭大娘也给吸引了过来。

郭大娘只当邓玉梅是为邓小米受伤而难过,也可怜她一个女人独自拉拔一个孩子不容易,边哄边劝将她拖抱着往前院走。

邓玉梅将要出门的时候忽然抽噎着回头,对连玉说道:“从前我错了,我改,往后我绝对不让小米受一丁点委屈。”

连玉冷哼一声,明显不信,“你跟我说有啥用,有本事做出来给小米看,也让我瞧一瞧亲妈该是个什么样儿。”

说千道万,不如一干。

邓玉梅后边有的是硬仗要打,就老朱太太那种出尔反尔的人,能记住邓玉梅半点好她把连字倒过来写。她从老朱太太手里揩出来一千块,回到家老朱太太指不定怎么打算从邓玉梅和邓小米身上把钱捞回去呢。

这么一想邓小米身边仿佛危机四伏,端看邓玉梅这个亲妈怎么给她遮风挡雨吧。

第110章 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连玉这个姑娘,向来认死理。比如说老朱太太同意花两千块买她的息事宁人,最后却虚晃一枪只给了一千,连玉可能就这么算了吗?

那肯定不能啊。两千块有两千块的价值,一千块自然有一千块的代价。老朱太太想用一千块钱就买朱振的平安无事,做梦去吧。

第二天上午课间操连玉找机会跟刘海生见了一面。她也不想跟刘家人有过多的牵扯,这不是没办法么,谁让刘海生是学校纪检部的,管着实事呢。

一听连玉打听朱振和王春丽的处理结果,刘海生就拧起眉头,“派出所的调解结果不是家庭内部纠纷么?你怎么又跑来问?”

“可他抢的是我的钱。”连玉越想越气,棋差一着,万万没想到在老朱太太手底下栽了这么一个跟头,现在想跟学校名正言顺地讨说法都困难。

刘海生虽然跟连玉接触不多,但也算看着她们姐妹如何一步步从骑一辆自行车沿街叫卖到现在开起学校附近数一数二的饭馆的,对连玉的性格和为人多少有些了解。

听她话里的语气就知道她这是不服派出所的处理结果,想从学校这边再找找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