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跑这赏花来了?”吴柯挤眉弄眼小声的揶揄她。
花自然指的是姑娘们。
韩昭皱皱眉,不太喜欢他的说法。
吴柯从小在女人堆里长大的,家里美丽的丫鬟好几个,自然知道怎么讨姑娘们的欢心。
他整了整衣袖,人模狗样的作揖道:“各位姐姐,妹妹,小生这厢有礼了。”
为了今天这场出游他特意穿了件孔雀绿的道袍,外面是月季色的搭护,巾帽上还插着一朵刚摘的花。
看着他这招蜂引蝶。不伦不类的打扮,亭子里的姑娘们忍俊不禁,小声地笑了起来。
有人呛他:“谁是你姐姐妹妹?这刚来了一个,把我们小姑娘给气走了。又来一个带花的,还不知要怎的?”
吴柯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怎么哄生气的姑娘:“怎么能让姐妹们生气呢?就罚他跟我一样,带花来让姐妹们乐一乐怎么样?”
说着就把手里拿着的一朵花要插在韩昭头上,韩昭自然不愿,一个躲一个追,惹得亭子里的姑娘们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韩昭到底还是服从了,把花拿过来,自己别在了耳朵边。
抬起眼的时候,看见贺兰君也乐得笑眼盈盈的。
太阳往下落的时候,郊游的人陆陆续续的返程了。
贺家马车上,贺兰君闭目养神。
“小姐,你好像心情很好。山上有什么好玩的事吗?”莺儿问。
小姐上山的时候她没有跟去,在马车上整理东西。
贺兰君心情很好:“算是吧。”
比起好玩的事儿,更应该称是好玩的人。
莺儿却叹了口气;“唉!要是画师也能找到的话,心情就会更好了。”
上次小姐招完绣娘之后,就让她去找画师来教绣娘画画,但是那些画师一听要去教女子画画,全都拒绝了。
说什么“大丈夫岂能居女子之间,还是一群拿针线的女子,这被人知道,岂不是会被笑掉大牙?”
贺兰君睁开眼,双眼中透露着胸有成竹的光芒;“不用担心,我已经有人选了。”
引自崇祯帝御制诗四首·其一
第9章 寻画师小姐开条件
在凉亭那儿,要不是韩昭拉着吴柯,他还不知道要耍宝到什么时候。
回到溪边,其余的人也都画完了画,一群人把画放在一块,互相欣赏吹捧起来,但都称赞韩昭的画是最佳。
韩昭忙表示谦虚,天色暗下来,大家也就各自回家,尽兴而归。
韩昭离开的时候依旧做的是吴柯的马车。
吴柯高兴的哼着歌,这一天过得可比在学堂有意思多了。
韩昭闭目养神,这一天可算是过完了。
这一天就像一个插曲,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韩昭依旧去灯市摆摊卖灯笼。
非节日的灯市就没有上元节那么热闹,但也还是人来人往,平常日子里也会有些人家办事需要用到灯笼。
顾客不多,韩昭就在摊子后面看起书来。
书是从吴柯家的藏书阁借的。吴柯家的藏书阁有两层楼,除了四书五经这样的读书人家必备的考功名的书,还有旁门左道的志怪杂谈,甚至韩昭还发现了一本《天工开物》。
那满口仁义礼智信,君子风度的书,不是她现在需要的。
这种旁门左道,根植市井的书才是她需要的。
韩昭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书上图文并茂的介绍各种手工业,一道人影落下,挡住了照在书上的太阳光,她抬起头。
“莺儿姑娘,好巧啊。是要买花灯吗?”
莺儿摇了摇头,手指着韩昭身后不远的方向:“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