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去铺子里面看了看账本吗?家里铺子那么多,给她一间管又怎么样?”
“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就这样抛头露面的做生意。跟人讨价还价的,这还怎么嫁个好夫婿?”
“不嫁就不嫁,家里的钱又不是养不起她一辈子。给她寻了个好拿捏的上门女婿就是了。”
夫人杏眼一睁:“你的钱是不是还想留给你侄子?”
贺老爷急了:“我哪有什么侄子,你就宠她吧!”说完甩袖而去。
这样的场景已经重复上演了很多遍,贺兰君早有经验。
她歪头靠在沈夫人的肩上,拉长了语调:“娘对我真好。”
沈夫人拍拍她的肩:“傻孩子,娘不对你好,还对谁好呀?不用怕你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娘支持你。”
贺兰君开心的笑了,果然还是娘最好。
二月春风似剪刀,出了正月,安宁县的草草木木就迅速的从沉睡中苏醒起来,冒出点花红柳绿的迹象。
钱小舟也在这春和景明的天气里,正式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
韩昭先从教他处理竹子开始。
花灯的骨架一般是用竹材搭建的。从碧绿的竹子到合格的灯笼骨架,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
第一步选竹材就有讲究。要挑那竹节长且平直的竹竿。最好是三年以上、竹竿呈深绿色的竹子。
之后是劈竹条。用劈刀将挑好的竹竿破成竹条,再横着劈成薄薄的蔑条。
因为花灯造型中多需要圆弧骨架支撑,平直的蔑条还需要经过烘烤定型。这一步考验的就是制灯人的耐心和经验。
其他步骤也各有繁琐和技巧。
总之,做花灯是一个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过程。
今日他学习的是劈蔑条。韩昭给他示范了一下,然后站在一旁看着他练。
钱小舟小的时候就爱跟他爹后面做些小木工活。拿起蔑刀来,竟是很顺手,做的有模有样。
这一做就做到了晌午,钱小舟的肚子叫了起来,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韩昭哥,要不然我们先吃饭吧,我娘给我留了饭。我看还挺多的,要不然你也跟我一块儿去吃吧,反正韩大爷今天也不在家。”
韩昭一想,平时麻烦的也不少这一顿饭。就跟着他过去了,顺嘴问了一句:“王大娘今日去哪了?”
钱小舟边走边说:“说是有户人家招绣娘,她去瞧瞧。好像是贺家,对,就是开绸缎庄的那个贺家。”
开绸缎庄的贺家?韩昭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贺兰君的身影。不知她家招绣娘是要干什么?
算了,好花虽美却有刺,还是安心填饱自己肚子吧。
第5章 试技艺贺府招绣娘
王大娘早上给儿子留好饭后,就匆匆的出门了。昨日她从一块做工的姐妹那得知开绸缎庄的贺府在招绣娘。
那告示上写着:凡是精于刺绣者,可携带一块自己的得意绣样到贺府报名。择优录取,待遇丰厚。
这要是真能被选中,肯定比她这平日做些零散活挣得要多呀。
等到了贺府的时候,日头已经升的有些高了。
被仆人引着到了等候的小院,王大娘才发现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
仅仅她认识的就有王家的媳妇、李家的闺女。
大家排着队,有相熟的在小声的聊着天。
王大娘来的晚,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情况,她探出身,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往前望也只能看到人头。
她拍了拍前面人的肩膀,笑着问:“妹子,招绣娘是在这儿排队不?怎么这么长?前面要做什么呀?”
前面的人见有人搭话,也热心的回应着:“对,是在这排队,要交一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