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2)

“不会一直这样的。”片刻之后,他苍白地安慰道。

她没应,唯静静将脸转向一边。

吴氏的宴席设在太湖西南角,远离了熙攘的郡城与码头,其上湖石皴染云涛烟浪,静谧得好似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谢明庭被请去湖畔视察茶田及水利灌溉,识茵则坐于湖心亭上,与吴氏一众围过来的妇人闲拉家常。

她身份高,年纪却小,吴氏不好派家主夫人这样年纪大的来,此时围坐在她身边的便是阳羡吴氏的长房媳妇周氏及一帮年轻妇人今日虽是阳羡吴氏待客,但这些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到场的便也有其他两家的人。

周氏出身义兴周氏,是周鸿的堂侄女。她是个利落爽快的妇人,搂着幼子,乍一落座,便满面堆笑地恭维起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府台刚来之时,我们就听说夫人是天仙一般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难道不是那与大伯通奸的淫|荡弟妇吗,识茵想。

四周恭维之声顿起,简直夸遍了她头上每一根头发丝儿。这时,人群中却传来一道含笑的女声:“可是我看夫人却很眼熟呢,像是在京城见过。”

这话一出,识茵的心里便揪了起来。

笼在绣茉莉花袍袖里的手指都紧紧攥在一起,她有些不安地想,就这么被认出来了吗?为什么远在江南还会有见过她的人呢?这些世家大族内部互相联姻,她会不会跟许多人说了?

她的名声怎么办?不仅假死之事掩不住,连“苏识茵”这个身份也保不住了么?!

“夫人?”

见她不答,对方又笑吟吟问了一句。

一时之间,亭上的气氛有些诡异。

识茵却没有闻见。

所有人都在等着她回答,等着这传说里从“弟妹”摇身变成她指尖紧紧掐着掌心,迫使自己冷静。

额上似乎渗出了冷汗,一点一点,如有蛇虫在攀爬。

“阿娘,这位姨姨头上出了好多汗。”

身边童音脆糯,正是周氏年方七岁的儿子吴遥。童言无忌,在场诸人的心却跟随一沉。他又掏出母亲绣给他的小帕子,踮起脚来擦拭着识茵的额:“姨姨,我给你擦擦呀。”

周氏立刻板起脸来训斥:“遥儿,不得无礼!”

小孩子生得粉雕玉琢的,一双墨玉似的眼瞳里悉是天真好奇,显然不是故意。识茵勉强笑了笑,低下头去任他擦着:“谢谢小公子。”

再抬起头时,心里不知怎的却平静了下来。

她想起当日离开洛阳时那人从伯父家带回的一车母亲的书画,那是他扮作云谏,硬是从虎口里拔牙替她要了回来。

所以,始作俑者都可以如此淡定,她又怕什么呢?难道这一切是她的错吗?

再看对方,是一张全然陌生的脸,可以笃定,今日之前没有见过。

脸上于是浮起一抹冷淡的笑:“是吗。”

“那你可是记错了。我是荥阳人氏,不曾进京呢。你说在京城见过我,却是何意?”

对方大约是没想到她会直截了当地反问,脸上笑意讪讪:“不曾进京吗……可妾实在觉得眼熟呢……”

“是啊。”识茵笑盈盈的,衣袖里手指渐渐松开,“郎君去年曾来荥阳查案,遂向家父家母提亲,那时候我们就成过婚了,事起仓促,故而不得外人所知。”

“今年,夫君他本想在京城补办婚礼,宴请亲友,可不凑巧,妯娌她……是个苦命人,因家里走水去世了。加之郎君又要外放,实在没有办法,就这样把我带来了义兴。”

“所以呢,那位夫人说在京城见过我,我还觉得奇怪,不知可否告知,究竟是在哪里见到的我呢?”

她笑着一眼眄过去,凌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