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两个儿子看得分明,陈宿平的心地好过能力,前儿媳是她从中撮合,和他们一样是生意人家,比陈宿平更实际,婚姻从利益开始,以利益结束。陈宿平是没脾气没手段的,离婚到他嘴里都是一句“算了,好聚好散”,除了公司股权外的其他财产和两个孩子一样,分得公平,婚前都有过公证,孩子的抚养权一人一个,大女儿跟着陈宿平,小儿子跟着前妻,彼此都有探视权。

陈宿嵘和他大哥相反,能力好过心地,但现在的姻亲,大多没那么看重心地。

跟陈宿平相比,陈宿嵘的选择余地挺大,毕竟他更年轻,更出众,虽然回来后心无旁骛的忙着公司的事,周围却不乏想与陈家攀亲的。陈弘丰的老友还替别人来向他们确认,陈宿嵘是否有已经在交往对象。女眷社交中,也有太太主动牵线搭桥,有些女士的条件是陈太太理想中的儿媳,年轻多金美貌,对陈宿嵘还十分积极,从她这个准婆婆下手,送了许多礼物。陈太太自己满意并没有用,他们都知道陈宿嵘的脾性,比老头子还难捉摸,她就算有心干涉也只能搞些看似无心的小动作。

以替陈弘丰和她参加人情往来为名,让陈宿嵘去过几次另有目的的酒会。不同的场合,总碰到某家的女儿,陈宿嵘面上淡淡的,也不跟他们提这件事,只是去过三次就不再去了,要么让陈宿平替他去,要么就是公司有事去不了。

他不提,陈太太坐不住了。在她理解中,既然回来接手了生意,那也就默认一切都是以陈家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就像陈宿平的婚姻在一开始时给陈家带来了资源合作,陈宿嵘的下一步,理所当然是需要找一个财力相当的女方。

但现在卡在这一步,显得很多事情逻辑相悖。如果陈宿嵘在之前的城市有以结婚为前提在交往的女人,那他回来这件事就不太合理;如果他回来是对财产有野心,那无视富家女们抛来的橄榄枝也不太合理。

陈太太揣测着他的情况,陈弘丰也有心要管。

他前所未有的感觉到衰老离自己越来越近,以前体检时医生就都提醒他的血压问题很有可能是伴随着脑部问题,这两年肢体麻木频繁,更加确定了有初期脑梗的症状,他在努力延长这具身体使用时间的同时,有了一种要将后事提前安排好的紧迫感,陈宿嵘的婚事就是其中一桩。

他想来想去,从陈太太那几次打点好的见面来看,陈宿嵘对他们老两口的安排都有数,不过是个不合作,不拒绝,不摊牌的态度。这样拖着也不是回事,陈弘丰和两个儿子从来都是就事论事,到老了才想起来,除了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情。

他们确实疏离,除了年节全家聚餐,陈宿嵘一般不回老房子,上次回来还是陈页的寒假结束,送他来老房子收拾点东西回学校。

陈弘丰觉得自己确实是老了,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状态。单调,无力,对子女们的关心变成了一种需求,却不懂如何使用怀柔。这时他就格外感激从天而降的陈页,他的小儿子,不是个成熟的大人,还是能叫“爸爸”这个叠字称呼的小儿子。

打给陈页的电话往往都说些废话,他不会跟人到中年的子女们说自己有多么想念他们,大家都很忙,只有陈页,会对这种漫无边际的想念做出回应。

会在周末找时间回来,无所事事也好,将在躺椅上听说书打盹的爸爸当他的素描模特,会跟在陈弘丰后面,接水管到阳光房里浇花。学校之外的世界还没完全展示在他眼前,也就不会拿公司的事、社会的事当做父子之间唯一能聊的事,他懂的事情很少,但却是一群子女里最知道爸爸在衰老的。

陈弘丰对这个小儿子的感情沉淀在时间里,面对陈页时自然流露,想在对陈宿嵘的婚事上用这一招着实有些困难。只能在陈页周末回来时,让他当传话筒,叫上两个哥哥。医生说户外的适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