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儿子哭,然后又在丈夫怀里哭了痛快。
崔韦钊就这样到了英国,利用两年时间选修完学分提前拿到毕业证,然后又修了硕士,在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他要回国的时候,他又跑去读了管理学的博士,几年之后拿到学位居然又在伦敦的金融圈里呆了几年,迅速上位成为一家投资银行的高级分析师,拿着众人艳羡的薪水,朋友都觉得他在英国站稳了脚跟,他却突然一个回马枪豪不眷恋地回了国。
崔韦钊回国后有一段空白期,崔之平高兴得不得了,最终儿子还是选择继承他的衣钵转行做了经济,这也算是头一回赢过妻子。崔之平这边兴高采烈地给儿子安排了一条金光大道,公务员,从政,崔韦钊的背景足以让他成为一颗新星。那边崔韦钊却自己联系了母校回去当了老师。毫无疑问崔韦钊的学历和从业背景,以及UCL客座教授和几篇有质量的文章让他轻而易举地成为母校引进的优秀师资,年纪轻轻的特聘教授。当崔之平知道这一切的时候长叹一声,对余亚南说了一句,今后你我就不要再操心小钊的任何事情了,我们当父母的过早的让孩子成熟,最终也要摆正心态接受他的独立。
自此,崔韦钊潇洒地当了大学老师,父母还是忙,他们现在已经都差不多都到部级干部了,身体和时间都不属于家庭,崔韦钊也不愿再回到那个永远也见不到父母的大房子,正好学校为了引入师资在校园里盖了一批教师住房,给崔韦钊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他呢,平时就在校园呆着,偶尔和朋友出去玩玩,一年有两个假期,想出去呢,就去外面走走,懒惰了呢,就找个地方停下来看书。从小看惯了父母亲忙碌的日子,他的内心里渴望家庭的琐碎和温馨,尽管父母开明,事事由他自己做决定,有时候倒想受受管教,也是他自己自控能力强,否则不学好仗着父母混日子怎么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和他差不多大的有些公子哥儿弄几块地皮当起了开发商,还洋洋自得,他崔韦钊是绝对干不了这种骗人骗己的活儿的。不过,话说回来,他父母太自信,自信他们的基因优秀儿子没给他们丢脸走了歪路。
第2章
崔韦钊在衣橱里找了身深灰色的西服,配了银底灰色条纹的领带,今天有一个商务学术会议,说是商务学术会议,就是不纯是学术的,有技术搭台,经济唱戏的意思。崔韦钊要参加的这个会议是关于IT网络方面的。崔韦钊因有计算机学科的背景,在这方面也颇多关注,发表了一些见解和文章,在业内也算是有名气的,加之伦敦大学的背景和伦敦金融去的高级分析师的履历,经济学界黑马的身份真正成就了一只金光闪闪的“海归”。自然今天崔韦钊是被邀请之列的。
崔韦钊倒也想看看经过迅速发展后集聚了大量泡沫的网络经济究竟何去何从,也许那些企业的老总们会给一些有见解的答案。
在签到处领了会议材料,崔韦钊边走边翻,抬头看了看签到的其他人,有很多是不认识的,看来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已经在让众多IT公司重新洗牌了。会议的规模还是很大的,五星级的酒店大厅聚集了不少IT英豪,看标明的职位有CIO、CTO、CEO。
崔韦钊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不是很靠前,前面的位置是留给那些个CXXO的,他选择这个地方既不离主席台太远以至于听不清演讲,又不会抢了主角的地位,而且这里离门很近,就是说,如果没什么意思,悄无声息地撤退也很方便。
人陆陆续续进来,到了会议的时间,大厅里已是济济一堂。崔韦钊和相熟的人打了招呼,旁边是另一所高校的教授,四十多岁时被提拔了教授,也是春风得意。
会议组织得还算不错,但是崔韦钊听得多少有些闷,听到那些个CIO、CTO、CEO都只是空喊口号,或者怨天尤人,怀念过去几年里的狂盛。新鲜的东西不能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