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中录(全4册)

作者:侧侧轻寒

简介:

食人鲜血的小红鱼阿伽什涅、跟随李舒白多年的神秘符咒、大明宫风华绝代的王皇后、先皇驾崩前亲笔书写的三团涂鸦、一纸年少与王蕴定下的婚约……一切谜团回归原点,一切抉择始终无法随心所欲,皆如命运般难以抗衡逃脱。

杨崇古回了宫,又成为李舒白身边的“小宦官”,并且终于以黄梓瑕的身份存在着。家门的血案已经查清,过往的疑案也曾彻查,岁月走到这一步,可故事的开端依旧是毫无头绪。

黄梓瑕明白,那巨大的谜团,是天地巨掌,是兄弟阋墙,是朝野亿万,是鬼神之力。这一次她要对抗的是如此悬殊的力量,而她会如何选择,是粉身碎骨,无可逃脱;还是能重挽天河,补缺日月?

?

簪中录 1

null

零壹 恶名昭彰

蜀女黄梓瑕,身负多宗命案,罪大恶极。各州府见则捕之,生死勿论。

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渐消为无形。

前方的路愈加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坠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黄梓瑕在暗夜的山道上跋涉,握在手中的天青色油纸伞在暴风骤雨中折了两条伞骨,雨点透过破损的伞面,直直砸在面颊上,冰冷如刀。

她只抬眼看了一看,便毫不迟疑地将伞丢弃在路上,就这样在暴雨中往前行走。雨点砸在身上,格外沉冷,暗夜中天光暗淡,只有偶尔雨点的微光映照出前面依稀的景物,整个天地模糊一片。

山道拐弯处,是一个小亭子。本朝设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是路人歇息处。在这样的暗夜风雨中,有三四个人正亭中,或倚或坐,正在谈天。长安城例行宵禁,每日早上五更三点才开城门,现在时辰尚早,想必他们是正在此处等着城门开启的人。

黄梓瑕踩着泥水过去。她穿着一身最普通的男式蓝衣短衫,里面几个人都转过头,见是个纤弱少年,其中一个老者便向她招呼:“少年人,你也是要赶早进城的?全身都淋湿了,可怜见的,烤烤火吧。”

黄梓瑕看着老人火光下温厚的笑容,拉紧湿透的衣襟,谢了一声,坐到火边,离他两尺之远,默默帮着添柴加火。

见她只拨着火不说话,几人也便回头接着聊天,说到大江南北千奇百怪的事情,众人更是口沫横飞,仿佛自己就在当场目睹似的。

“说到这个奇事啊,最近京中那个奇案,你们可听说过?”

“老丈说的可是被称为‘四方案’的那一个案子?”立即有人接口道,“三月之内连死三个人,而且还是京城各自居住在城北、南、西三处毫无瓜葛的人,又留下‘净’‘乐’‘我’三个血字,真是诡异莫测,恐怖异常啊!”

“是啊,现在看来,下一桩血案定是要出在城东了,所以现在城东各坊人心惶惶,据说能走的人都已经走了,城东几近十室九空。”

黄梓瑕一双白净的手握着柴枝,缓缓地拨着火苗,听着轻微的毕剥声,面上平静无波。

“如今天下不安,各州府都在动荡。不只京城,最近蜀中也出了桩灭门血案,不知大家可曾听闻?”其中一个中年人,显然是个游方的说书人,手里还习惯性地握着块醒木,谈兴颇佳,“灭门血案听说得多了吧?可这桩案子,是蜀中使君黄敏家的灭门惨案!”

黄敏。

这个名字陡然入耳,黄梓瑕一直沉静拨火的手下意识地一颤,一点火星溅上她的手背,突如其来地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