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建安改革科举制,要求春闱落榜者可入国子监学习两年,成绩良好者可留下成为国子监讲师,成绩不佳者亦可返乡建立私塾,普及国子监知识,每年享受朝廷补贴,逐渐达成普及基础教育的目标。

建安学子甚卷,不出三年,国子监人才辈出,各路各府各地更是学堂频建,国子监开始下发特招名额,用以提前收揽有才之人。

建安八三年,有国子监学员中饱私囊,提前散播消息使得某些官员操控市场物价获利,获狱八年;同时一位学员研制出了高效纺织机,获得朝廷大力赞赏,封其为纺织侯,可入琼林宴。

国子监奖罚分明,所出成果利之于民,引无数寒门学子争相追捧,逐渐形成“寒门入国监,官商入高堂”之局面,皇帝开始打压官僚体系,不允商人后代入朝为官。

建安八四年。

益州传来喜事,堤坝将成,益州知府诚邀国师大人与皇帝一睹岷江一分为二,入城灌万田。

皇帝忙于朝政而婉拒,由国师大人与沈侍郎前往验收。

玉稷山上。

这次随从而来的,还有朱小彪和荆泽。

“沈渊。”

如今已二十五岁的谢承泽,眉目眼神之中多了几分稳重,但当那抹怀揣着恶趣味的笑意从那绯红的唇瓣上扬起之时,依旧可见其年少时的轻狂与狡黠。

“还记得咱俩的打赌吗?”

依旧一身白衣矜贵的男人,此时身上染了不少艳红,例如那腰间绣得奇丑无比的“泽”字荷包,例如那青剑剑柄之上随风飘荡的红色种花结。

他眸中含笑地望着山巅之上,那抱手傲然而立的红衣男子,唇轻启,“自是记得。”

话落,但见雪水离山、气势磅礴地涌入了岷江之中,似惊天动地的游龙化为滚滚巨浪袭向下游,经由鱼嘴之时豁然一分为二,在飞沙堰上扬起阵阵巨沙,宛若欲翻江倒海的海龙困于混天绫之下不断挣扎,最终熬不过乾坤圈的连番毒打,老老实实地游入了宝瓶口,化作春水流入万家田地。

自此,天府必成。

万粮即将涌入建安八方,百姓之所图,将不再只是活着。

“沈渊,叫爹!”他的声音依旧朝气十足,宛若岁月从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爹。”

沈渊爽利干脆的应答,随即牵起谢承泽的手,带着他飞上高树的顶尖,遥遥望向涌入益州的内江河水。

再次踏上此地,两人已亲密无间,早无往日的各自八百个心眼子。

那是不可能的。

沈渊瞥了一眼地面,对着谢承泽悠然附耳道,“叫声爹,不然不带你下去。”

谢承泽:“……沈渊,不要得寸进尺!”

平日里叫他爹的次数还少么,非要在这种时候扳回一局?!

“开玩笑的。”沈渊低声一笑,搂着他的腰踮脚一跃,便是跨过无数葱绿树顶,融入山风,随浪潮奔涌方向而去。

而树下,朱小彪指着一分为二的岷江,对着荆泽满眼惊喜道,“荆泽,殿下真的做到了!我就知道,殿下一定可以的!”

荆泽望着滔滔江水,清冷无波的视线落在朱小彪身上,缓缓涟漪出几丝笑意。

“嗯,我们小朱大人想象出来的神话,实现了。”

“荆泽,你现在都是首辅了,不要叫我小朱大人!”

“好听。”

“哪里好听了!一个你、一个欧阳久,怎么都喜欢这么调侃我?”

“所以你更喜欢纪颂华那般唤你小朱兄?”

“……”总感觉你想问的不是这么表面的问题,“算了,随你怎么叫。”

“那……大人回去,可要搬入荆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