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几斤余量,若要还得先写文书预定,他们好去府城那边调配。

毕竟县城挨着府城,就过两道门的距离,若是城内有什么需求,跑一趟府城就是了,何苦在县里要货,既然如此,备那些贵料子何苦来,空放着还容易走气亏损,不如低价香料买的人多。

宋沂转了一圈才回至高井巷子,那郑记铺子里的掌柜夫妻今日倒没有争执,只是店铺门前越加冷清,人来人往都不往那里头去,牛大过去喊人时,郑掌柜都有些没反应过来,头也不抬以为是来打听路的。还是他娘子率先反应,瞪了人一眼自己跑将出来,气也没喘匀的就在帘外笑道:“小姐要买什么香?”

“你这店里有什么香?我有心想定一批好送人,却怕你这里量不足,耽搁了我的事。”

“瞧您这话说的,”郑掌柜娘子听得心花怒放,连忙道:“有,有,您放心。”她一边说一边朝里头喊话,“郑老二,快将账簿拿出来,我好回小姐话的。”

真是奇怪,按价格她这边与那庙旁两家店铺差不齐,香料看着也和那几个伙计捧出来的差不多,怎么就没有生意?

宋沂现在是大客户,她把话一问,郑家夫妻岂有不回的,只是面色有些僵硬,“许是我们俩年轻,先前叔父做的客人放心不过,所以……”

不用再往下说,宋沂全明白了,普通人家没事儿熏什么香呢,就连她家不也没钱买吗,就是香,顶多也就去货郎亦或是杂货铺里买散的,偶尔才狠心去正经店里买一二钱。

香材铺子要是靠她们恐怕就要饿死了,真正能撑住生意的是大批量长期稳定的客户,像地主乡绅家里,商户花娘屋中,新换了铺子掌柜,少了这些客人,当然影响生意。

照这样看,郑掌柜上头确实没人,但凡他能巴结个文书衙头,也不至于这样被人小瞧。

却不知人品如何,有没有这个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