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峤家虽然是名门出身,可族大家大,支房众多,也不是人人都能得意的。
李峤他爹是李家三房,前头还有两个哥哥站着呢,再加上他出生的晚,当官的祖父还没安排人就闭眼走了,只剩下个散官官职还是祖母心疼幼子,想办法给的,总算一年里能多领份俸禄,不至于没官职饿死。
可等祖母一死,李峤他爹被分了出来,日子终究还是艰难起来,李峤他娘也是大族子女,怎么能接受的了这口气,先是想法子将丈夫送到老交情的温参议府中,又敦促李峤念书科考,非要叫他们给自己争口气不可。
“可如今……”李峤抿着嘴,“金陵国子监撵了散众,这个消息若是叫我娘知道,恐怕她又要生气了。”
也正因为此,他才迟迟的不敢回家去。
“国子监读书,对你娘来说就这样重要吗?”宋沂疑惑,先前也不是正经的监生员啊,也只是旁听生呀。
李峤叹道:“到国子监教书的先生学问比府城的厉害多了,况且重点不在此,在于先生里十个能有八个可以外放去做学官大宗师的,你想想,你每日在他们面前读书写字,能不混个脸熟么,怎么不好。
我娘得知我考中国子监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只道她终于有了扬眉吐气那一日。唉,这回要是知道我从国子监里落学,不单是我娘脸上过不去,她往日在那些妯娌面前宣扬的话,岂不也成了笑话。”
原来是这样,宋沂想了想,没说话就离开了,这日走后,一连四五日都没有再来。
等到她再次回来时,手上已经多了一封书信,“喏,拿去看吧。”
宋沂得意的拍在了李峤面前,朝他眉飞色舞起来,“这回能叫你娘也过个好年了。我问过我二姨母了,我姨父是国子监博士,名下可以收学生的,我给你要来个名额,你到了他身边不也能跟着进监学念书了。
虽然不是国子监的正经名额,可也能在里头念书,学聪明点,蹭蹭怎么了,你不说实情旁人也瞧不出什么。”
见李峤还是有些不肯接,宋沂装着满不在乎道:“拿着吧,你是我的学生,四舍五入不就是我姨父的子侄,怎么不能进学,就当师傅给你的见面礼,哎呀,你就拿着吧。”
话说的潇洒,可人演不了半刻钟,就冲李峤恢复本性叫苦起来:“你呀,这回你可欠我太多了,以后非得再帮我做事不可。为了这个,我还答应我大姨母,要老老实实去金陵她家受三年教学呢,你知道我大姨母有多严苛么……”
这回她可是自讨苦吃,自进虎穴,自己不给自己找好日子过!!!
宋沂苦着一张脸,她可牺牲大发了!
“我知道。”李峤捏着信封认真的看着宋沂,又重复了一遍。
其实,宋小姐才是那个心软的大好人吧。
李峤心想。
第74章 临别 带我走吧
临到年末, 这是曾玉英最后一次给众人发帖子摆宴席了。
宋沂应邀前来,看着收拾了大半、显得有些冷清空旷的后院,连宋沂都难得的有些感伤起来。
没有电话, 没有高铁,没有飞机, 漫长的距离即使是信件也需要月余才能送达, 更别说是往来通信实时联系了。
宋沂在此刻,才真实的意识到这会儿是在古代, 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不是顷刻就能抵达的时代,乍然分离,又隔着南北那样远的距离,除非天缘凑巧,要不然恐怕她与曾玉英,这辈子都无法再相见了。
只是人还没难过多久, 身后头边荣的喧闹就叫宋沂瞬间从悲春伤秋中脱离出来,转而进入市侩的成人世界。
边荣拉着宋沂嘀咕道:“你爹这会成了县令老爷, 那他先前的县丞位置会腾出来吗?我娘在家里念了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