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宋沂这才发现,自己的眼界终究还是小了,连这样的朝堂大事都从来没有听过,成日家只在那一亩三分田里打混。

等等,她大姨母好像也不知道。

很好很好,宋沂平衡了,看来不是她眼界小,是这些消息不在底层流通,这样想想,怪不得大姨父的官升不上去呢,连这些事都不知道。

宋沂叹着气,要照这样说,大姨母的愿望恐怕难实现喽,景家一时半会儿怕是不会潦倒到卖宅子去。

不过,这事儿晏娘子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宋沂看着接下来这段时日里曾玉英和景娘子来往频繁,时不时应邀就去芳园,曾家同景家似乎往来也多,七月半去寺庙烧纸还特意给景家人也捐了一缸香油,想来应该是知道的。

可是……

她们知不知道芳园里头发生的故事呢?

第51章 选择 选哪条路都要人命

宋沂瞧晏娘子如今的安排, 倒像是看上了景娘子的哥哥,有心想要安排她们成一对。

说起硬件条件来,景公子长的不丑, 家世又好,还在府学读书, 说不得将来还有个做郡王的妹夫, 前途肉眼可见的远大,便是晏娘子都城出身, 眼光挑剔,也难找出什么不满。

想来曾玉英也是这样,所以当她娘安排起来时,并未有什么抵触。

可若是说起其他,恐怕就未必两相如意了。婚嫁是女子一辈子的大事,选择稍错一步就要遗憾半生的。

宋沂想了想, 便故意在接下来的一次聚会上,提及起将来的夫婿如何如何, 见旁坐着的边荣懵懵懂懂, 而曾玉英却抿着笑低下了头不言语, 她的心便随着人嘴角勾起的弧度一般, 反方向的沉甸甸直往下坠。

看来,曾家确实有此打算, 曾玉英都已经知晓了此事。

宋沂心里着急,她又要瞒着家里人,又惦念着曾玉英, 心事重重的,不由得脸上就露了些痕迹。

冉霁还以为宋沂是为着那药引子的缘故忧愁,正好她十五日针灸完毕, 那老大夫说告辞就告辞,留了药方火速收拾包袱离去,生怕临时又有个人求上门来。

既然大夫也走了,冉霁的身子也轻松多了,她又见着外甥女儿慧娘面色也开朗了些,思来想去,索性便赶着姐妹两个回去,只道:“快走吧,再待下去,你大姨母又来我可挡不住。这县城里头也无趣的很,又没金陵热闹,你陪我做什么,我正想家里清闲会呢。”

嘿?瞧这话说的。

宋沂被她娘这话打岔,忽的想起件事来,问道:“对了,娘,先前我不是叫您把堂妹接了来吗,怎么在家这几日都没见着她?”

“你还说呢,你一走我就叫卫妈妈和我一起过去接了,哪里想到你大伯母不肯放哩。

说田老爷地老爷家里那个什么儿子,你还记得吗,来咱们家说亲那个,岁数和你差了好几岁的,不是被我回绝了吗,他们家倒是机灵,转头又去找你大伯母去了。

你大伯母说什么跟淇儿年岁相当,想着叫他们一块玩儿去。我听着好笑,说大嫂卖不出去侄女就要卖起女儿来,她倒有意思,振振有词说什么这回不一样,是他家求上门来领着儿子非要送家里的。

我看她头仰的高高的,那叫一个神气,倒不像是假,就特意问了一遍淇儿。她小孩子家的有了个玩伴还高兴呢,说这田家的弟弟听她的话,你又不在,她一个人来了县里害怕,我想想也是,才没有接她来的。只是到底和大嫂说了,孩子还小,别往外头传什么婚事的话,咱们沂儿可疼这个堂妹了,小心消息传到沂儿耳朵里,回来找你算账。”

“好嘛。”宋沂斜眼看着她娘,表情非常丰富。

冉霁被她瞧得不好意思,恼羞成怒道:“怎么,就许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