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3)

五娘一咬牙,跺着脚道:“回夫人的话,小姐是担心家里夫人的病,听苏小姐说城外有位太医专治妇人病,可偏偏有个怪癖不想和富贵人家打交道,所以我们小姐这几日一直过去恳求人呢。”

宋沂听五娘口齿清楚的一段话,这才放声大哭,委屈道:“我都去了好几日了,回回都站在屋门口,总见不着老先生的面,今日又白白的吃了闭门羹,站了好几个时辰,我娘的病,我娘的病,”

宋沂这时才抬起头来,“可怎么好啊。”她双眼通红泪滚满珠的,几乎要哭晕过去,自己先扯了件要紧的大事来,叫冉霖哪里还把先前的怒火记在心里,连忙拉着宋沂坐下,责问五娘道:“你这孩子,这话怎么不早回禀我去?”

五娘跪下道:“小姐说夫人这几日忙着家里事,不叫我们打扰,更何况她为人子女的,自然该为了娘亲去求医,所以不许我们说。”

“哎呀,唉呀。”冉霖又气又心疼,用帕子帮着擦拭宋沂的哭脸,“好孩子,快别哭了,这些个名人异士的我知道,性格再怪不过,见不着他也没事,姨母去外头帮你寻医术更好的来。”

“真的吗?”宋沂憋住了哭,期冀道:“会不会太麻烦姨母了。”

“不麻烦,不麻烦,这有什么。金陵旁的不多,可这些看病的大夫还有几百呢,我明儿就去找去。你该早和我说的,都是我疏忽了,慧娘,快,扶着你表妹回屋里休息去,她站了一天也累了。”

等着这一回兵荒马乱的散了场,慧表姐带了宋沂回屋,心疼的倒热水要给小表妹敷脸时,宋沂这才噗嗤一笑,朝她比了个鬼脸。

“啊,”慧表姐醒悟,“你这是在哄我娘呢。”

宋沂笑着把那加了料的手帕丢进热水中,自己取了块新的擦脸,得意道:“若不如此,这会姨母就该骂我去了,俗话说得好,怒火伤肝,我这是在帮姨母保养身子呢。你瞧瞧,现在岂不是好,我这是帮忙,不是哄骗。”

慧表姐眨眨眼睛,似乎学到了点乱七八糟的新知识,“你这一招倒是好用,我娘生气了可吓人了,今儿不知怎么回事,才刚回来那会就黑着脸,我听耿妈妈说嘴里直骂林家什么手脚快什么抢了先,后来急匆匆出去一趟又回来了,去了花园想叫你明日准备好去赴宴呢。”

“又赴宴呐,”宋沂叹了一声,有些心累,她来了才多久,就已经吃了两桌的席面,怎么这边应酬这样多。

“放心吧,这回我也跟你去,不是什么外边人的宴席,是咱们二姑母回来了,娘说好久不见的,要给姑母接风,顺便借着这机会叫你见见长辈们。”

慧表姐耐心解释,只是提起这位姑母时皱起了眉头,欲言又止,好一会儿才劝宋沂道:“其他人都好,就指这位姑母性格有些……”她吞下了话,只道:“姑母要是说了些什么,你可千万别理会,到底是长辈,你可不能和她顶嘴。”

原来这位二姑母其实跟她们家的关系不算太亲近,是宋沂曾外祖父兄弟的孙女,只是她娘死得早,曾外祖母看小人可怜就接来家一起照顾,连排序也排在了一起,只可惜后来曾外祖父守城而亡,曾外祖母也因此病重亡故,也没来得及安排她的婚事,一直拖到二十来岁才由宋沂的外祖父帮着挑了一个夫婿嫁了过去。

其实真按亲戚关系,该叫这位姨母的,但这边早年风气不同,娘家也按父家称呼,娘亲的姐妹都唤姑,等后来国朝建立换了人,才慢慢随本地风俗改称姨母了,只老一辈的叫法没改。

姑母嫁的这位姑父官位不算高,只是个府城书吏一样的人物,勉勉强强站在不入流的官衔上,姑母为这个生气,觉得是宋沂外祖父外祖母不上心自己这个亲戚,好几年都不肯上门。

宋沂外祖父便想法帮忙牵线,叫她丈夫投去了周王府升了典簿,两家才又恢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