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3)

你就当是我小人做小事,我逼着你说的,这总行了吧。”

她这话说的李峤连连致歉,而后才道:“我虽不大认得监学里的人物,,可正巧了,我那堂中有位同窗就姓苏,听更夫讲便是本学苏博士之子。”

“正义堂不是才进监的人念的吗?”宋沂疑惑,听苏娘子讲,她那大哥都进了好多年了,怎么还在那?

”是啊。”李峤含蓄道:“苏兄注重根基,所以四五年不曾升去别的堂中,先生都夸他是个老实人,没有走邪道,学问也很有进步的余地。”

很好,宋沂明白了李峤的言外之意,但凡一个人身上能找得出优点来,就不会夸他老实;至于进步的余地,嗯……他的学问应该是在堂中倒数的吧。

“那苏老二呢?听说他的才学倒比哥哥要强。”宋沂又问。

李峤想了半日还是摇头,“实在没听他说过还有个二弟,学里也没有比他小的书生姓苏了。况且即便他这个弟弟学问比哥哥高明也无用,苏博士为人严谨,时常在课堂讲述孝经。”

这就难怪了,宋沂恍然,老大是长子,当爹的自然偏疼他些,即便秉性愚钝,恐怕也舍不得放弃,若是老二又有那么些点才学,面对这仅有的一个入监名额,可不就闹了起来。

应家偏偏和苏家相反,只看个人天赋才学。这样看来,这门婚事注定是成不了了。

宋沂想到这里,只替慧表姐可惜,她还以为自己一来便碰见了个好姻缘呢,原来也没有这样的巧,慧表姐的婚事还在进行中。

到哪找一个品性好长相好家世好的人呢?

宋沂不自觉眼神忽然瞄向了在身后的李峤身上,沉吟数秒后才摸着下巴盘问起这个不认师傅的混账徒弟:“差点忘了你了,你今年几岁了?家住哪里?父母做什么的?”

第54章 求教 哭还不容易

李峤愣了一愣, 下意识回答道:“在下今年岁数十五,家住在漳州府城东狮子街上,家父如今在杭湖道温参议府中做事, 身上只有个衔事郎的散官,至于娘亲……”

哎呀, 这个条件也很不错嘛, 宋沂听着听着就亮起了眼睛,话不停的继续追问, 直把李峤问得满面通红才罢休,宋沂将他的根底了解的那叫一个全面,打从家世背景到亲戚朋友及至兴趣爱好,差点把李峤小时候做下的蠢事都给问了出来。

李峤眼见着要到城门了才松一口气,宋沂遗憾的住口,天快黑了, 再迟些城门封锁就进不去了,到那时就该完蛋, 她得抓紧时间回去。

那李峤兴许是担心, 亦或者是被宋沂的问话问得晕乎了, 竟也跟在身后一直走到户部街, 宋沂绕着从后边巷子过去,才走几步就见着后花园门那里五娘正探头探脑的往外头望, 一见着宋沂几乎快哭了,跺着脚焦急道:“大事不好了,冉夫人才刚过来, 发觉您不在家,这会正在正房里恼怒呢,发了好大的火。”

什么?!!

怎么偏生这么巧就被逮住了!

宋沂赶紧要往里走, 见身后有个黑影忙站住脚,差点被他吓出病来,这要是被大姨母瞧见,估计能把人气死,宋沂不客气的叉手道:“怎么,你还要跟着进来不成,赶紧回去,你师傅现在大祸临头了,没工夫和你闲聊天。”

李峤这才发现不对,换做常人,面对宋沂这番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态度怕是要恼,李峤可倒好,还忙道歉,叫宋沂三两三的良心都有些过意不去,敲了敲后门与他道:“过两日你往这里来一趟,谢你帮着劝说的功劳,到时我请你吃一席鱼宴去。”

约定了叫门的手势暗号,宋沂才火急火燎的锁紧了后门,自己回院子换上家常衣服,思来想去还觉不够,又准备了条帕子裹在手腕上,与五娘交代几句才往前头正房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