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3)

“怎么不知,傅大人诗词做得极好。”

很好,确实是在本地读书的老实人,那就告辞。宋沂随意的摆手,与先生提了东西走人。

许凤仪冷眼瞧着宋沂的举动,直到半路上才忍不住开口问她:“我看那李书生心眼倒好,又是旧识,他三番两次问你名姓,怎么不给他留个名的?”

宋沂随意的摆手,“先生,咱做好事不留名。”万一被他漏给了人怎么办,万一混混追查怎么办?宋沂可不会因为人好就放下警惕心。

两人从后花园那紧闭的小门开了锁进到其中,冉霁一行人果然还未回来,宋沂便叫五娘歇一会儿,吃些她带回来的点心,自己则走了大半程有些疲累,洗手换完衣裳便先在那床铺上歇息了一会儿。

兴许是真的累了,这一睡便睡到了快天黑的时候。

家里亲戚们都已过来,冉霁头先一直没叫醒宋沂,只等人脸蛋红彤彤的醒了,才笑着给她介绍人。

虽然大姨母讲究男女有别,可如今冉霁也在,又是亲戚,所以大姨母家的二表哥和二姨母家的小表弟也都在这花厅之中坐着。

至于大表哥嘛,他人还在外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大姨母也并不想叫他回来耽搁了学习,所以染剂这一回是见不着了。

前头宋沂已经见过大姨父的长相,小姨父傅祉倒与大姨父董自谨完全不同,长相清俊文质彬彬,看着便很像是个读书人的模样,与二姨母冉雩站在一起十分登对。

凭良心上说,只比宋沂她爹差那么一点而已。

宋沂偷笑,想来这句夸赞,她爹听了应该不会再在屋里长吁短叹。

二表哥董应棋长得有些不大像大姨父,而是像他娘亲,继承了冉家的相貌加成,看着与小姨父一般文气,说不得是念多了书的缘故,为人有些不大像这个岁数的小学究气质。

宋沂见着他,不知怎么突然就想起了那狼狈模样的李书生来,还真是两人两样,和二表哥一比,那李书生倒有些接地气了。

宋沂见娘亲几人坐前头商议,自己朝董应棋勾勾手指头,将人引路到边上才问话道:“二表哥,你在国子监知道个叫李老三的书生吗,除了他,还有个姓景的老大和姓王的老大,那都是我们府学里出来的士子呢,我听说他们也来了金陵,可有进监堂吗,在堂里学的如何呀?”

宋沂才说出话,发现不对,忙又填补了两个人来,都是那日赏花宴上听见的姓名。

见她问出一连串人名,董应棋来不及思考表妹嘴里怎么忽然提了男人,反而搜刮起回忆细想起来,好一会才道:“实在没听说过有个姓景的学子,姓王的倒是有好几个,只是没有名姓叫我也不好找,倒是那个叫李老三的,前段时间确实在正义堂外张贴的佳卷里见着一个姓李的,正义堂是新来的人入的堂号,应该是才来,只是我也没细打听,不知道他名姓是不是叫老三。”

“啊,那也无妨,只是随便问问,正好我在县城有个极好的朋友,她就是王书生的妹妹,知道我来金陵特意托我问问的,挂心她哥在金陵学的怎么样呢。”

宋沂心里想着,王娘子确实是王秀才的妹妹,也确实炫耀过她哥,自己同她也见过面,四舍五入这对话没问题。

确认了书生的身份,宋沂就对自己这位二表哥失去了兴趣,转而凑近坐在边上一直安安静静的表姐慧娘来,真说起来,她才是接下来董家的主题人物,大姨母就是为了她的亲事才回金陵的。

慧表姐是个标标准准的小姐形象,文静腼腆,含蓄端淑,看见家里来了宋沂这么个表妹,心里高兴,脸上露出个带酒窝的笑来。

说话声轻轻柔柔,拉着宋沂就在自己身边坐下跟她说话,那模样,叫宋沂不自觉连自己的声音都放轻了,生怕一时大了吓着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