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嘴,不由得感叹。
奇人啊,我的爷。
第27章 旧事(已修改) 好大一桩新闻
宋沂的爷爷大名叫宋有成, 不过这个名字叫的人不多,外头大多叫他宋大。这是尊称,是外人敬佩他有本事有能耐的叫法。
宋有成能带着全家老小从河南临漳一路逃难来到鄣州延清, 短短二十来年间给自家挣下那么一片基业,又建了村子里少有的青砖大瓦房, 买水田置良地, 还娶妻生子,又送儿子读书, 又给女儿添妆。
等他闭眼的时候,宋家已经是五岔子村里颇有身家的人家了,最起码能养活这么些人一天三顿干饭的吃着,还不用自己下地,怎不叫人夸他有本事。
一提起宋沂她爷爷,陈老太太就有夸不完的话, 十分自豪的与宋沂道:“你别看你爹现在做着官儿,好孩子, 我告诉你, 他的威风可比不上你爷爷。你瞧你爹生辰的时候, 有谁来祝贺, 可你爷爷不一样,有能耐的多着呢。以前他过寿那会, 可还有人大老远来过来给你爷爷磕头,谢他当年逃难的时候搭把手的救人。后来那人嫁到了城里,你爷爷又没了, 才渐渐的少往来了。”
“祖母,咱们不出门扫墓吗?”宋沂见家里人都没动身的模样,只在院子里布置香案火盆, 不由得好奇。
“噢,你还不知道呢,你爷爷的尸骨没埋在这儿,他临死的时候嘱咐人把棺材运回河南老家下葬去了,所以咱们在这烧香磕个头就行了,等将来我死了,你再去奶奶的坟头扫墓吧。”老太太十分豁达,把自己的生死都拿来逗孙女。
“娘,快别说这些,还早呢,将来沂儿大了,还要您帮着相看夫婿成不成,就是她好了,您看底下一排的小孙子小孙女,个个都要您操心,哪能有空啊。”冉霁笑着走了过来,顺便还拍了拍宋沂的胳膊,不叫她继续发问。
等着哄老太太忘记了这个话题,冉霁才悄悄拉着宋沂嘱咐,“别和你祖母提老家的事,老太太不爱听。”
“这是为什么?”宋沂追问道,敏锐如她已经嗅到了瓜的芬芳,“娘您要是不说,我又不知道缘故,到时候又无意提起什么,那可怎么好。”
“好吧。”冉母想了想,拉着宋沂去院角支起的圆桌坐下。
直到这会,经有冉母解释,宋沂才知晓了好大一桩新闻。
原来宋沂的大伯并不是她大伯,她们老家还有亲人哩。
当年宋沂爷爷逃难的时候,是带着爹娘老婆孩子一起来的,爹娘在路上死了,宋沂的前奶奶安氏逃难时吃了苦头,没三年人也死了,只留下了才五岁的儿子宋有漳。
后来经人介绍,宋沂爷爷才在五年后娶了陈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又过些年月,在本地有了根基,听说河南那里临漳县重新建了县城,宋大便带着爹娘和安氏的骨灰回老家去寻根入土,在那里又收养了同族侄子有卫,真按年岁论起序齿来,宋沂他大伯排在第三,不算老大。
不过这些亲戚因为七年前闹了一场,两边就不怎么联系了,这边也换了序齿,只按着陈氏生的孩子算长幼。
老一辈讲究为尊者讳,这些涉及尊长的事,若非冉霁见着宋沂几个月来确实稳重成熟起来,不然是绝不会与她说的。
也确实如此,若不是来乡下,宋沂直到如今都不知道家里还有那么些亲戚,原主记忆中从来没有听过,“照您这么说,天南地北的,咱们和临漳那边闹了一场再不见面,将来就当没这个亲戚了?”
“也不一定。”冉霁看着正拿鸡毛毽子炫耀的宋扬就发愁,“咱们的籍贯还在河南呢,将来若是扬儿读书进学,也要去那边考的,还不知道将来遇见了怎样。”
才说到宋扬,就看宋扬和宋潜两个不知怎么吵了起来,宋潜是个霸道的,宋扬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