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冷得浑身发抖,他哆哆嗦嗦说出当年的真相,无非就是王顺联合蒙古铁骑,陷害了沈长青,最后害得汉沽关兵败如此。
他话说完,头也差不多埋到了雪地里头,不敢再去抬头。
尘封了一年多的往事,真相也终于在今日被人揭晓。
他这话说完,周遭陷入了一片死寂。
太子知道老师的死和钱志脱不开关系,可是没想到,竟是他联合王顺叛国,从而陷害沈长青。
最后赵锦鹤终于反应过来了,他看着太和帝,道:“父皇......您听到了吗,老师是被人陷害的......”
赵锦鹤的声音听着还有些颤抖。
当初所有的人说沈长青该死,所有都说汉沽关一战是他骄兵,所有人都说是他通敌,让他背负了天下人的骂名。
可是,不是的,根本就不是这样子的。
老师不该死,他从来都不该死的。
相比于赵锦鹤有些情绪激动的样子,太和帝看着便冷静许多了,同他相比起来,太和帝堪称有些许的淡漠,淡漠得就像是早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一样。
他忽视了赵锦鹤看着他的视线,从始至终,目光落在雪地中的钱志身上。
不......与其说是在看他,倒不若说是眼神虚无,焦点凝在一片空气之上。
他淡淡地应了赵锦鹤的声,他说,“嗯,朕知道了。”
朕知道了......
他说他知道了,就像是知道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一样。
这件事情,甚至都还不如他明天要吃些什么重要。
赵锦鹤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都冻住了。
就只是知道了吗?
他这幅样子,为什么看着是像早就知道了呢。
他想起了当初他去给沈长青求情,那个时候,皇帝他说,罪证确凿,不得不死。
赵锦鹤只觉浑身发冷发寒,他看着太和帝,声音止不住颤,他说,“父皇是知道了……还是早就知道了呢?”
沈长青是什么为人,难道他这个当皇帝的还不知道吗?
他又何至于耳聪不明至这种地步呢,又何至于偏私偏信到了这种地步呢?
如若这样的话,当初太和帝又为何会让沈长青来做他的太傅呢。
太和帝听到了赵锦鹤的话,却笑了一声,他终于愿意收回了视线,他扭头看向了赵锦鹤,只是这眼神仍旧不带什么感情。
太和帝说,“这不重要。”
他早知道了还是不知道,这都不重要。
“怎么会不重要呢!”
赵锦鹤声音带了几分尖锐,他的眼眶也在不自觉变得红了几分。
他不明白,这么重要的事情,在他的嘴巴里面为什么会这样不重要?!
赵锦鹤说完了这话,脸上的表情忽地凝固住了,他好像想到了些什么......
有些事情并非是毫无征兆,突然降临的。
就像是老师的死。
当初让沈长青去北疆的是皇帝,最后给沈长青判下了死罪的也是皇帝。
这究竟是出自王顺的意志,还是皇帝的意志,现在早也已经分辨不清了。
赵锦鹤近乎是在质问太和帝,他问他,为什么真相会不重要呢?真相不重要的话,沈长青的死算是什么,他身上背负的骂名又是什么?
太和帝也很大度的回答了他的话,他说,“朕不是和你说过吗,他不得不死。”
午后的阳光夹着雪砸在他们的身上,年近四十的帝王,眼中全然没了当年的稚嫩,举手投足之间,尽是帝王威仪。
相比于有些失态的太子,他从始至终心绪平稳得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