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病残先行,来消耗我军兵力,还是应该多加防范。”
皇帝:“嗯,胡国一贯的作风了,不过有闻将军和一众爱卿在,朕相信她们。”
朝廷众臣也都坐得住,昭国兵强力壮,君臣得宜,正是国力强盛的时候,还不需要担心邻国的入侵。
只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的问题。
棠溪琅经过这半年多,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偶尔收到谨行的来信也能窥探到一两分前线的残酷。
因着这事,她时常出没兵部兵械司,百官们也早习惯了,知道琅王有几分能力,皇帝不发话她们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太子的属臣也有提出质疑,认为琅王心怀不轨的,都被太子呵斥压了下去。
她早已从母帝那里知道,琅儿有意在战事结束之后,调去工部。
琅儿从小喜欢捣鼓一些奇物,还小有成效,她和母帝总是劝她勿玩物丧志,现在想来,是天赋所致,让琅儿去礼部,是埋没了琅儿的喜好,估计在礼部琅儿呆的也不开心。
太子在母帝面前也帮她说好话,最后答应下来棠溪琅去工部的事情,她们都心知肚明,这样是最好的安排。
工部能发挥琅儿的喜好作用,还不会激起琅儿的野心培养自身的权势,姐妹二人没有利益冲突,避免了国争。
所以皇帝和太子,都默认了棠溪琅以后去研究她们一直批评的“奇淫巧技”。
棠溪琅满意,她不会矫情的去想母帝和姐姐不爱她了,相反,只有这样,她们才能更真心放心的爱她。
直到快入秋时,前线才传来好消息,胡国派了使者,想求和。
皇帝一拍御桌:“荒唐,她们想打就打,想求和就求和?先不必理会,让闻将军拖上一个月。”
丞相:“陛下,胡国兵力不济,国内又不事生产,求和必然是因为秋后我军的粮草更肥,而她们军中无储备,若是拖的时间太久,难保胡军不会狗急跳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