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雁不是很放心,正好办公厅的胡主任将拟定的绩效考核标准递交过来,她让人安排着,去两个大型计算机项目组考察。
周淮明亲自陪同,说起了曙光一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发进展。
“……今年底大概就能完成收尾工作,我们目前在拟定新的大型计算机研究框架,打算采用多处理器共享存储并行体系结构。”①
南雁闻言微微皱眉,“我记得并行计算机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你说多处理器,是按照国际惯例还是……”
周淮明并不意外这位管理层的高级干部能指出这些要点,“我们想试试使用微处理器,摒弃采用集成电路设计运算控制器主板的思路。”①
南雁笑了起来,“那这个验证时间怕是要不少,而且微处理器的性能也要经得起考验。”
“是,不过既然咱们已经做出了微处理器,那总要派上用场,如果能够取得成功,那对国内半导体产业也是个巨大的激励。”
“这倒是,创造的目的是应用,如果只是为了创造而创造,那就没什么意思了。不过这么一来,这个框架的构建就需要不少时间吧?”
行家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周淮明知道,这位领导虽说是半道出家,但对这个产业可不是一知半解,人家清楚得很。
自己想要隐瞒,指不定立马就被人看穿。
“我们预计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进行理论验证,完成框架的构建。”
南雁挑了挑眉,“两三年啊,那争取弄出个样子来。”
她懂行,知道这不是简单易于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够在两三年内搞定,这都称得上是奇迹。
毕竟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又或者实验室,采用这一思路研发大型计算机。
周淮明松了口气,“争取在85年元旦,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他这算是立下了军令状。
带着南雁在整个项目组参观。
大型计算机的算力惊人,同样所散发的热量也十分之大,所以散热是个技术活。
常规的散热方法无非是风扇散热,机柜那里发出嗡嗡的响声。
周淮明瞧着驻足观察的人,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我们在思考,能不能有更好的散热方式。”
南雁伸出手去,能够明显察觉到温度的不同。
“这热量,可真大。”
“是啊。”
不止散发出巨大的热量,还需要巨大的电量。
他们这个项目基地就有专门的发电厂,供机器运作。
“有测试过这温度多少吗?”
周淮明一愣,“具体的没有太精确,一般来说得五十度以上。”
“那这个热量,能不能用来供热?”
供热?
周淮明有点没反应过来。
“除了常规的风扇散热外,还有水冷散热,如果是水冷模式的话,是否可以将这些水再利用,用于冬季的供暖供热呢?”
倒也不是她异想天开,当初南雁走访工厂时,有工厂就是用工业余热来供暖,相较于标准的供暖费用,工业余热供暖的费用降低了不少。
资源的多重利用。
而且还环保。
毕竟利用了工业余热,就不需要烧炭了嘛。
“这个过程可能有点复杂,我也只是说说看,不过你们可以考虑下能不能做到。”
周淮明很快就反应过来,“好,我们会进行会议讨论。”
领导的说说看可不止是说说看。
如果曙光系列大型计算机在未来两年半的时间内,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新的设计上,那就意味着整个项目组只进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