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厂长虽说年纪大了点,但听得进去人提意见,这点就挺好。

南雁觉得还可以再留一封信,仔细跟华厂长说说这其中的事情。

设备不是陵县独有,小县城若是不想被落下进度,可不就得力争上游,有点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行?

南雁写着信,想着其他的事情。

食品厂这边其实还好说,因为鸭货有销路,还真不用担心太多。

依照着明年的生产规划来看,陵县各公社的养鸭规模还要扩大,市里头对于陵县的养鸭、食品厂、被服厂这条产业链也很感兴趣,甚至省里头都特意派遣了农牧专家来这边,入驻到公社里去进行观察,一来是培养出更好的鸭子,二则是想要防患于未然,别闹鸭瘟什么的。

不止是农牧专家,还特意从外省请来了养鸭的老师傅,也跟着到了红武公社,针对红武被服厂眼下的生产,就采集鸭绒一事,来培养专门的采集工人。

浩浩荡荡的学大寨已经过去许久,省里有点像接过这接力棒的意思,将红武公社树立成典型。

目前来看这是好事一桩,至于公社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真的成为标杆,那就得看马书记他们了。

南雁倒是挺有信心,马书记也好赵主任也罢,都是一等一的好干部,相信能抓住这个机会。

工作上的事情就这些,南雁仔细考虑一遍,觉得也没啥疏漏。

剩下的就是她的私人关系。

先是家里头。

她和亲爹娘断绝来往这事,别说县里便是市里头的龙主任都知道,上次还调侃了她一句。

龙主任觉得没啥,虽说亲属想要占便宜那是人之常情,但作为干部是为人民服务,不能存着谋私利的心。

不然人人为自家打算盘,那他们的执政党跟国.民.党.反.动.派有什么区别?

中央任命她为沧城化肥厂的厂长,显然也不是哪位领导大.腿一拍,这事就这么决定了。

最基本的调查还是有的,在她这个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娘家那边不用管,但林家……

刘焕金有了自己的事业,被服厂的生产组长做的有声有色,带领着红武公社的妇女们干的很不错。

林蓉最近在教张桂花英语,实际上是俩人一起偷偷的学习,进度慢了点,但也算可以。

要说南雁还放心不下的,大概就是高北辰。

小老弟忙活了好长时间,把被服厂需要的窗户都做好了,人也瘦了一圈。

但好歹有了自己的积蓄,那请自己吃了饭,给她扯了布做衣裳。

倒也没白在这孩子身上投资。

他们都还好。

即便自己离开,刘焕金也会爱屋及乌的照拂高北辰一二,这点南雁从不怀疑。

问题在于自己这几个徒弟。

萧开山能独当一面,倒是不怕。

乔常水从顶着黑眼圈,到现在对机械工业越来越感兴趣,一门心思想要搞明白,算是被南雁掰回到理工科的路上。

郭凯旋和黄援朝倒也还好。

郭凯旋是打算去乡下待一段时间的。

前段时间农业部门那边说要派遣几个育种专家过来指导工作,郭凯旋特意跟自己说了这事,想要跟着专家去乡下培育粮种。

家里头有点不太同意,毕竟特意安排你当学徒不就是不想要你下乡吗?

你现在巴巴的往乡下跑是几个意思?

南雁倒觉得既然喜欢种植,那去研究倒也无可厚非。

粮食关系重大,牵扯到亿万群众的每一个。

如果真能把粮种问题解决了,那造福的也是整个神州大地?

当然她不能给徒弟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