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也不是,不过我爱人出生在杭州。”

算是地主家的小姐出身。

但刚出生没多久家里就被败光了,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后来划分农村阶级时,还是个贫农呢。

说是穷,但是家里头老一辈死的时候还是给留下了一罐金条。

“抗美援朝那会儿,她把金条给捐了,为了这还把她那抽大烟的爹给气死了。”说到过去的事情,钟厂长不自觉地带着几分笑意。

“她爹死之前说,那一坛子金条是他闺女交的投名状,坏老头想法子破坏她名声呢。”

南雁听得兴趣盎然,“那她怎么跟厂长你认识的?”

“她自告奋勇要去前线当护士,就这么认识了,后来组织上给我们说和,就在一起了,不过也是苦了她四处跟我跑,从50年底离开家乡,十多年没再回去过。”

南雁听到这话神色有几分黯淡。

“你说得对,我得好好活下去,把她那一份也活下去。”

看着给自己加油鼓劲的人,南雁点头,“嗯,多替她看看这世界,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钟厂长看了看车窗外,“你呢,跟我说说你跟林业的事情?”

其实他没问过,但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南雁倒是也不怕说,记忆再加上那些书信,足够她应付很多人。

只是她说起这些旧事时,仿佛一个局外人。

便是南雁自己都觉得如此。

“我还年轻总要有自己的生活,林业他爸妈也经常劝我,别总想着背负着林业的期待活下去,自己过好了比什么都强。我觉得我现在就挺好,厂长你觉得呢?”

钟厂长最近的确修养的还算可以,陈胜秋很快就要调走,孙秀梅届时也会跟着一块离开,这会子也不再折腾,还一改往日作风最近在给厂里安排新的财务部接班人。

厂里头事少,里面有骆长松盯着,外面有南雁,倒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原本瘦削的人最近脸上又饱满起来,气色也好了许多。

甚至比南雁这个没病没灾的年轻人都要好。

但气色只是一方面罢了。

钟厂长从南雁的眼里头看到了闪烁着的星光。

不,那比星光还要灿烂,仿佛太阳在灼灼燃烧。

作者有话说:

①鲁迅先生的《无声的中国》

燃烧燃烧燃烧,用我的生命燃烧。

我想起了《哑巴新娘》,那会儿苦情剧好流行啊。

晚上六点第二更

第51章 麻鸭、蚕丝被、培根

依照行程, 南雁这边先到高邮。

当初孙副部一句话让陵县和高邮这边有了牵扯,去年张桂花就来过高邮一趟,带回去了很多麻鸭蛋和养殖技术。

这次再过来, 又有钟厂长陪着,高邮这边的同志十分热情。

南雁吃着散文大师笔下的咸鸭蛋, 觉得的确好吃。

参观了这边的饲养基地后, 南雁觉得陵县那边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挺多。

比方说养殖周期。

其实肉鸭出栏还挺快, 但因为下蛋需要红武养鸭基地的鸭子基本上被当作种鸭来饲养。

高邮麻鸭大概在二百日左右产蛋, 年产蛋量差不多有一百六十个左右,可蛋肉兼用。

早春鸭饲养可以提前产蛋时间,但相对来说养殖成本高了点, 饲养周期也稍微长。而秋鸭饲养则是相对简单, 尤其是青绿饲料更充分,节省了加工成本。

“不过我听小张同志说你们那里主要是肉鸭, 倒是可以不用那么麻烦。”

普通肉鸭两三个月就可以出栏,要是喂养的好甚至不需要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