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世俗的欲.望。
真相到底是什么,谁都不知道。
记得当初豫南部长问过南雁,后者一脸诧异,“你问我我问谁去?”
连挚友如高南雁都不知道,其他人更是窥探不到其中真相。
不过褚怀良过得十分潇洒。
虽然没有结婚没有妻子儿女,但是与堂姐褚红艳来往密切,和这几个外甥外甥女的关系相当不错。
听说还资助了几个山区的孩子念书。
这点倒是跟南雁他们两口子很像。
贺铮记得,高南雁和贺兰山就资助了许多孩子读书,好些个都已经念了大学,无一例外学的都是理工科。
“你们倒是清闲。”褚怀良笑了声,“说起来都怪高南雁,你们电子工业部那可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点贺铮倒没辩驳。
过去罗部长在的时候,部里气氛还挺严肃。
后来南雁的上任缓和了这一气氛,等到张豫南担任部长时,部里工作氛围那叫一个活泼。
“贺铮,恭喜你呀。”
没由头的恭喜让贺铮有些奇怪,“什么?”
“没发现吗?这次参与谈判的都是部长级的人物。”
唯一的两个副部,正在这里说话。
而褚怀良的接班已经板上钉钉。
主要是贺铮。
贺铮压根没往这方面想,“不是这回事,你也知道我们部长不是专业技术出身。”
“这次谈判,谈得不是技术。”褚怀良笑了起来,“实际上最需要的是豫南部长那张嘴,但是他没来。”
这意味着什么,张豫南年纪大了快要退休,总要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才行。
而这个接班人,就在自己眼前。
接班人的事情说起来总是让人头疼。
实际上高南雁破坏了许多规则,她当部长时实在太过年轻,再找年轻的接班人那就是要再出现一个高南雁,这怎么可能吗?
所以当张豫南当部长后,大家还挺震惊的。
除了年龄,更重要的是性格问题。
高南雁那叫一个尖锐,锐意进取恨不得大包大揽。
而张豫南就是个老好人。
整日里恨不得把和气生财挂在嘴边。
怎么会是他?
当然这选择并没有错。
在高南雁离开首都去地方任职的这些年,电子工业部的发展十分稳健。
没人再怀疑张豫南的能耐。
他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或许没那么多奇思妙想。
但稳着发展没出现纰漏,已然十分出色。
但张豫南年纪大了,也要退了。
谁来接班是个大问题。
这次中美谈判,将这个答案公之于众。
而当事人的贺铮还觉得这是胡乱联想。
怎么可能呢?
褚怀良却是眺望海岸线,“国内,也该开始了。”
开始什么?
贺铮后来才知道。
褚怀良所说的开始,指的是舆论大反攻
当求和论甚嚣尘上时,似乎世界就只剩下求和这件事。
没有其他的声音。
而在贺铮他们来到夏威夷的第二天,国内发表了一篇社论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五十多年前的声音,即便放到现在依旧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