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1 / 2)

他已经特意换过了衣裳,以免酒气熏着了她。掩面的团扇之后,薛稚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谢璟不禁有些懵,青黛却是抿唇一笑,提醒他:“要做却扇诗呢!驸马怎么连这个也忘了!”

木蓝嘻嘻地笑:“我们世子也是头一回做新郎,可不就忘了吗?你这么熟,你结过几次婚啊?”

两个丫鬟的打趣令婚房内原先凝滞的气氛也一扫而空,谢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略微沉思了一刻,吟道:“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峨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公主,臣可以揭扇了吗?”

这样郑重的称呼,再想到接下来的事,薛稚脸上也不禁发烫了起来。她将扇子微微移开,露出一张春桃含粉的面来,改口唤他:“郎君。”

她面上漾开一丝恬静甜美的微笑,看着眼前落落俊美的夫婿,心间也流淌着蜜糖一样的甜。

这样好的儿郎,今后就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了……从此她也有了自己的家人,不再是寄人篱下,不再是流离无依,阮伯母、谢伯父,都成了她真正意义上的亲人了。

屋中侍女已在不知不觉间退了下去。谢璟怔怔地在铺着花生桂圆等喜果的喜床上坐下,看着身侧妩媚娇羞的新妇子,渐渐的,倒头重脚轻起来,只觉自己宛在梦境,眼前的一切都虚幻得不真实。

天上的这轮明月,终究还是属于他了。

谢璟呼吸微紧,揽臂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二人就这般依偎着看着桌上潋滟的红烛火,渐渐的,红烛轻烟也在二人眼前朦胧。

……

新婚的第四日,陪妻子入宫拜见过太后与太皇太后之后,谢璟携妻回了广陵。

卫国公如今领的是扬州刺史的职务,驻所在会稽,既完成儿子的人生大事,自该返回,却不知什么缘故,也带上了夫人阮氏。

卫国公府本就人脉不支,父子一去,老宅里便空空荡荡的。消息传至尚书台,有官员不明所以地嘀咕:“官员赴任是不能带家眷的,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能有什么事。”时任尚书令的陆升浑不在意地说,“卫国公世子与公主是新婚,自是蜜里调油,带公主去他驻地小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再说了,公务自有陛下圣裁,我等只需报上去便是。”

他倒不是给谢家说话,只是觉得此举虽然有悖常理,但卫国公府这一支谢氏嫡支惯常是个老实的,又迎娶了乐安公主这么个毫无母族根基的,实在不像是要生异变。

再说了,如若他们真的要反这不正是他喜闻乐见的么?

七日后,尚书台的文书快马加急,顺利抵达了太原。

天子这时初至并州,才刚刚迎回了自柔然归来的堂姊,平叛之事尚未结束。看罢文书,也只是微微皱了眉。

“陛下,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时值御史台的官员在侧,他将文书丢给御史大夫吴琸后,对方便说了这么一句:“谢将军手握重兵,如今卫国公府人去屋空,实在有些惹人遐想。”

天子自也明白这其中的隐患,微微皱眉:“罢了,派人去广陵盯着,看看谢璟到底想做什么。”

接连一月,广陵不断有消息传回,却无外乎诸如“公主与驸马泛舟月下”、“公主驸马同游大明寺”此类新婚夫妻间蜜里调油的生活琐事,驻扎在广陵的北府军也依旧如往常一样,勤加操练,闲来屯田,实在不像是要生异动的样子。天子的反应也平静至极,理应是打消了疑心。

但处理完北境之事返回建康之时,天子却突然说了一句:“去广陵。”

天子的銮驾到达广陵的时候已是八月,时近中秋,长江水面清风拂拂,水波不兴。谢璟夫妇诚惶诚恐地将天子迎进广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