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见他又来诉苦,柳氏不由失笑,遣人换了几碟平时崔铭旭爱吃的点心摆在桌上,殷殷说道:"他也是为了小叔的将来着想。倒不是说他刻意逼迫着你,只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尚且想着要上进读书,建功立业,小叔你才识过人又前途大好,不入朝为官为国效力未免太过可惜。古人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再过两年你也该娶媳妇成家了,再不好好想想今后的打算,这么胡闹下去,哪家小姐肯下嫁给你?"

"谁说我没想过?"崔铭旭放下手中的点心,拍拍手拂去指尖的碎屑,"我明年会试去中个状元如何?"

"哦?这确实是个好志向。"

崔铭旭见她点头应许,微翘起嘴角笑得骄狂:"都说那陆家的相位是太祖皇帝御口亲封的,我看那陆恒修庸庸碌碌的也没什么本事,不过是仗着祖上的那点荣荫罢了。待我入了朝,便去抢了他的相印,让他看看,贤相又不是必定要从他陆家门里出。"

"这话就过了。"柳氏知他个性狂妄,想要劝他收敛,"而今不说会试,连秋试都尚未过呢,就想起今后的官位来了。再说,为官一途,在于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话未说完,就被崔铭旭打断。只见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笑容骄狂中又多了几分柔情:"大嫂,等我中了状元,就把飘飘娶进门,好不好?"

"原来你打的是好事成双的主意。"崔铭旭去找玉飘飘的事向来不瞒柳氏,柳氏只当他少年风流,与个把花魁名妓相交也属正常,便也不多加干涉,却没想到他居然已经动了要把人领进门的念头,不禁一怔,"只是玉姑娘她......"

又觉话语不妥,便忙扯开话题,"不是说今天和忠靖侯家的小侯爷去游湖么?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哦,忽然没了兴致就回来了。"崔铭旭暗想,迎娶玉飘飘的事并不急于一时,就不再纠缠,把今日游湖时遇上的事大致跟她说了,只说是救了个人,却没说那是同一个书院里的同学。总觉得一把自己和那个傻里傻气的齐嘉说到一起心里就不舒服,白锦缎上凭空沾了块黑泥似的。

正说到把人救起来,就有下人来回报,有人投了拜帖要来见三公子。

崔铭旭出了花园,先不急着往正堂里走,在门边稍稍往里打量了一眼,椅上的人挺着背端端正正地坐着。心头第一个想起的人竟然是齐嘉。

3

那人见崔铭旭跨进门来,忙起身拱手道:"多谢公子仗义,搭救我家小主人。"

原来不是齐嘉,而是齐府的管家。崔铭旭暗自好笑方才的猜测,嘴上却道:"这位总管谬赞了,在下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又见有人抬了几只礼箱进来,头发花白却精神硬朗的管家躬身对他说道:"一点谢礼不成敬意,还望公子笑纳。"

崔铭旭打量了一眼,不过是些布帛、器皿之类的事物,东西也不多,做工却很精巧。他自幼生长在富贵人家,各种珍奇异宝早已看遍,一向眼高于天顶,连江晚樵有时都要半真半假地跟他抱怨:"我织锦堂里的东西里里外外搜罗起来,你崔三少要是能看上个两三件,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你看你,东挑西拣的,要是生在平常人家,有了上顿没下顿,你说你要怎么活?"

崔铭旭只眯着眼道:"那只能说,你织锦堂的东西也不过尔尔。"

这回齐府送来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