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异色地朝这边走来。王琀心中微震,没有再说什么,同他微笑示意先领了桓微进殿。几个孩子正在书案前玩耍,桓恺正捧了一顶金树璀璨的皇后步摇冠戴在妹妹头上:“妹妹,这个给你,你戴上它一定很好看。”

流光灿灿的一顶花冠,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缠绕,上有黄金打造的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做装饰,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榼,绕以翡翠为华。桓微一眼便认出那是皇后才可有的规格,乃是前些日子阿姨打扫前朝库房清点出的皇后形制的冠服,暂交到建章殿里由太子妃清点。

她眼皮一跳,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摘下谢珝头上的花冠来,“乐安才五岁,这花冠太重了,她承不起。”

第 146 章 番外:鱼鲊

小孩子哪里会懂得这些,她只疑心是太子妃的授意。但见侄儿微有迷茫又红着脸给女儿道歉的样子却不似有假。王琀莞尔一笑:“这花冠是有些重了,等妹妹再大些再给妹妹戴吧。”

又笑着问趴在案上的谢珝:“小乐安,这建章殿里好么?长大了给舅母家当新妇怎么样?”

小姑娘生得精致秀丽,秋水澄澄的大眼睛,白皙秀挺的小鼻子,无一处没有继承母亲的绝代艳色。此时穿着桃红绣金的襦裙,梳着宫廷里时兴的丫髻,眉心点了朵梅花,颈上一个大大的金螭八宝璎珞圈,粉妆玉琢,瓷娃娃般精致。

太子妃对外甥女的喜爱的确不是假的。然这话听在桓微耳中,便有些「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的投石问路的意味。尚未开口说什么,小丫头已经撅起嘴满脸不高兴地回绝:“不嘛舅母,我要和我阿母在一起!”

桓微也轻轻道:“殿下,阿蕤还小呢。”

她语中有轻轻的抱怨。王琀笑了笑,拿扇子掩过眼中的一点尴尬,没有再提此事。

谢珝则似乎有些倦了,软乎乎的胳膊一伸攀进母亲怀里,嘟囔着嘴呵欠连天地抱怨:“阿母,好累哦,你抱我嘛。”

桓微便顺势把女儿抱进了怀中,望了眼殿外,见桓晏已离开,仍是不放心地在殿中坐了片刻。宫中留了饭,午膳后,同太子妃母子告别,回到了家中。

次日清晨,一家人乘船返回京口。

已是春日,春水涨发,船速轻快,从建康到京口不过一个时辰,便见得大江两岸商船云集,白帆招展,过往的商人黎庶在渡口采买吆喝,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如今天下太平,京口又地处三吴与广陵的交通枢纽,水陆便利,城中人口竟比往昔增长了数倍。

一家人未从商船熙攘的渡口上岸,而是改走水门,沿细流乘船驶进蒜山渡,经西水关入城。远远可见玄甲长戟的卫士折戟肃立在尽头的渡口,船上,谢珝拉着母亲的衣袖立在船头,好奇地问:“阿母,这是不是也是水经注所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是这个理,我们从建康来,是顺流而下,又有西风助力,阿蕤很聪明啊,孺子可教也。”

一旁的谢沂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发顶,换来谢珝满脸的不高兴:“阿父……”

“阿蕤不是孺子……”

“好好好,乐安不是孺子,乐安是阿父的小宝贝呀。”

谢沂弯眉一笑,俯身把女儿抱了起来驮在肩上看渐渐近了的繁华街市。略一思索,又回头对妻子笑:“嗯,皎皎也是郎君的小宝贝。”

“……”

当着两个孩子的面被丈夫如此调笑,且四周皆有兵士。桓微幽幽瞪了他一眼,回身对正竭力抿着唇角憋笑的儿子道:“你阿父老不正经,瑍儿以后可千万不要学他。”

子不言父之过,谢瑍望了眼父亲,一笑,小脑袋缩了回去。谢珝可就没这么给父亲面子了,扮了个鬼脸笑他:“阿父羞羞!”

这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