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入见梁武帝。
梁武帝问道:“寡人修造佛寺万千。敢问大师,寡人有何功德?”
达摩道:“阿弥陀佛!无功,无德。”
梁武帝愠怒,拂袖而去。
达摩失落地离开了南朝,乘一苇渡江,继续北上。
梁武帝醒悟功德真义之后,带人追赶达摩,想要挽留他。梁武帝追赶到江边,却见滔滔江水之中,达摩乘一苇翩然而去,消失于水天尽头。
达摩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嵩山,他在少林寺中面壁而坐,终日苦思冥想,参悟大道。
这一参悟,便是九年。
人们见这个胡僧终日面壁而坐,便给他起名为“壁观婆罗门”。
达摩得道之后,开始传播佛法,普渡众生。
红锦鲤游过一座山峰,摆尾之间,姿态飘逸。
元曜又看见了一些残像。
这些残像之中,是达摩与两名僧人在激烈的谈佛论道。
达摩从中年僧人逐渐变成暮年老僧,他一生都在与这两名僧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这两名僧人一个穿着华贵厚重的青傧玉色锦斓袈裟,手持一百零八颗菩提子佛珠。一个穿着茶褐色无上袈裟,袈裟上缀满了美玉宝石。
波罗蜜忍不住道:“这就是变成魔物的三个和尚……那个叫达摩的和尚特别奇怪,明明化作了魔物,却又招手指路,让我跟韦外甥出魔境。”
元曜道:“赠送处寂禅师空明禅的,也是达摩大师。白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白姬道:“这两位僧人一位是流支三藏,一位是光统律师,他们与达摩祖师因为宗派不同,一生都在较劲儿,宣扬各自的禅理和教义。有传言说,流支三藏和光统律师因为嫉妒,毒杀了达摩祖师。我认为这是佛门因为宗派纷争而阴谋捏造的无稽之谈,不过从空明禅看来,三位大师至死都还坚持着自己的大道,毫不妥协啊。”
元曜冷汗,道:“三位大师一直争论到死吗?”
白姬道:“不仅是争论到死,而是连死了都还在争论不休。”
波罗蜜惊道:“这些和尚都疯了吗?大家都吃素,也没谁偷吃肉,不知道有什么好争的。”
白姬道:“涉及大道与信念,这可争论的地方就多了。”
元曜道:“小生不太懂佛门,请问谁争赢了?”
白姬道:“谁都没赢,谁都没输,大道千门,万法成宗。”
注释:(1)震旦: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
第十一章 三昧(下)
就在这时,红锦鲤转了一个弯,拐进了一片更浓的迷雾之中。
白姬盯着虚空的尽头。
不一会儿,虚空尽头,缓缓走出来一位持灯的胡僧。他高鼻碧目,双目露出哀戚之色,穿着偏袒右肩的离尘袈裟。
白姬行了一个佛礼,道:“达摩祖师。”
元曜、波罗蜜一听,急忙也行了一个佛礼。
达摩望着白姬,目光哀戚,他伸手遥遥指向一个方向。
元曜朝那个方向望去,只见一团迷雾。
波罗蜜也看得一脸茫然。
白姬望向那个方向,仿佛看见了什么,脸露惊惧之色。
白姬道:“原来如此。看来,净光天女非为吉兆,女帝之朝也不会长久,最多不过二十年。从这迹象看来,五十阴魔将借《大云经》现于人世,肆虐人心,这是最糟糕的。”
达摩口中微动,他的身后浮云变幻,形成了一个“灭”字。
白姬道:“原来,这就是你赠予处寂空明禅的原因。不过,你确定要灭吗?你的真身已成三昧魔。空明禅灭,你也将消失于天地之间,从此再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