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奘凝视着无字书,思索了一番,似乎也不得其解。
处寂恭敬地道:“阿弥陀佛!玄奘禅师可以慢慢参悟,若得其意,请点化贫僧。贫僧先告辞了。”
玄奘微微颔首。
处寂告辞之后,玄奘便手捧无字书,陷入了空明禅之中。
白姬见状,也告辞了。
白姬、元曜走出大雁塔,外面阳光明媚,草木葱茏,一派万物繁生的蓬勃生机。
一名引路僧人带白姬、元曜出去,白姬说好不容易来一趟,时间也还早,想去大雄宝殿为佛祖供奉一炷香。引路僧人便带白姬、元曜穿过僧舍,去往大雄宝殿。
白姬、元曜上完了香,供奉了香油钱,白姬闻到了东侧五观堂(6)里飘来的斋饭香味,又说肚子饥饿,想讨一碗斋饭吃。
出家人普度众生,与人方便,引路僧只好又带白姬、元曜去五观堂吃斋饭。
注释:(1)沙门:佛教术语。又作“婆门”“桑门”,意为勤息、息心、净志,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总称。
(2)《大云经》:全名《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
(3)贝叶经:古印度人采集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来书写佛教经文。相传,玄奘从天竺取回来的经书,都是贝叶经。如今,现存的贝叶经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价值,号称“佛教熊猫”。
(4)处寂:唐代高僧,俗姓唐,四川浮城人。他师从禅宗五祖弘忍禅师门下,精勤修禅,佛法精深。武则天称帝前,欲封处寂为国师,但被处寂婉拒。武则天赐处寂袈裟,任其归蜀。
(5)达摩:南北朝高僧,天竺人,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他一生都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佛法,著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悟性论》《安心法门》等,翻译了《楞伽经》等。他圆寂于熊耳山的空相寺,终年一百五十岁。
(6)五观堂:斋堂,寺院里供僧侣吃饭的地方。
第二章 随缘
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五观堂炊烟袅袅,饭菜飘香,一群僧众们正在大厅里吃饭。
五观堂分为两个厅,左边的大厅为常智厅,右边的大厅是随缘厅。常智厅是本寺僧人们吃饭的地方。木鱼敲响,就是开饭的信号,忙完课业或劳作的僧人们纷纷前来用斋。常智厅规矩森严,盛菜添饭有行堂僧人监管,用斋前还得念“供养咒”。随缘厅是香客或挂单僧人用斋的地方,食物拿取随意,氛围相对轻松一些。
随缘厅里,白姬、元曜从布斋僧处自取了一些斋菜和胡饼,跪坐在一处靠窗的木案前,安静地用餐。
斋菜简单粗粝,寡淡无味,隔壁又传来一阵阵肃穆的“供养咒”,让元曜有点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