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外戍守的士兵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有两个跑进来喝问道:“怎么了?!你这书生坐在地上做什么?!”
元曜指着城门上,颤声道:“城门上有……有厉鬼!”
两名士兵抬头,城楼石墙泛黄,朱漆城门厚实,铜钉光色暗哑,哪里有什么厉鬼?!
士兵们立刻呵斥元曜:“京畿重地,你这书生休得胡言乱语!当心治你个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之罪!”
元曜再抬头望去,神荼郁垒仍旧趴在城门上,对着他吐出蛇舌,笑得凶恶狰狞。
元曜骇然,急忙爬起来,一溜烟跑进了城,不敢再回头看。
“疯子!”两名士兵骂了一声,走回原地戍守。
神荼趴在城门上,不满地道:“这个书生真是失礼,居然把我们当成了厉鬼,我们可是镇守鬼门的神,虽然位分低了一些,相貌丑了一些。”
郁垒翕动鼻翼,笑道:“这个书生很有趣,他的灵魂中有水的味道。”
元曜从启夏门进入长安,穿过安德坊、安义坊,来到了宽阔的朱雀大街。朱雀大街以平整的青石铺路,路面十分广阔,可供八乘并行。街道两边的房舍鳞次栉比,人烟繁华鼎盛。
此时此刻,天色已经擦黑,人来车往的街衢也渐渐地安静下来。--即将到宵禁的时辰了。
大唐律例,宵禁之后,百姓不可以在街上乱走,犯夜者按律处罚,轻则鞭笞三十,重则杀头。
元曜思忖,今天只能先找一个地方住下,明天再去投亲了。他站在保宁坊抬头四顾,不远处有一间名曰“吉祥”的小客栈,客栈门前的红灯笼发出橘色光芒,十分暖目。
元曜摸了摸腰间的双鱼玉佩,走向吉祥客栈。行礼盘缠被人骗走之后,他身上只剩下这一只双鱼玉佩还能典当几贯钱了。
元曜进入客栈,要了一间房,安顿下来。
店小二将晚饭端进客房时,元曜问道:“请问小哥,你可知道当朝礼部尚书韦大人的府邸在哪里?”
店小二打量了元曜一眼,但见他身形修长,穿着一袭半旧的儒衫,气质温雅敦厚。他的容颜十分平凡,但一双明澈的黑眸无垢无染,一如天空。
店小二一边摆饭菜,一边问道:“客官问的可是韦德玄韦大人?”
元曜道:“正是。”
店小二道:“韦大人住在崇仁坊。客官去了崇仁坊,很容易就能打听到了。客官莫非要去拜访韦大人?”
元曜道:“小生是韦大人的远亲,想去投亲。”
“原来,客官是韦大人的亲戚。”店小二摆好饭食,躬身笑道:“客官您慢用,小的先告退了。”
吃完晚饭,洗漱完毕后,元曜上床安歇。他侧卧在床榻上,望着桌上的一豆孤灯,听着街上传来的打更声,想着明天该怎样去尚书府投亲。
渐渐地,元曜眼皮沉重,坠入了梦乡。
恍惚中,元曜下了床榻,出了客栈。
圆月高悬,街衢空寂,元曜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踏着月光而行。一阵似有若无的流水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吸引了他的脚步。
元曜穿街过坊,循着流水声而去,目之所见,空无一人。
流水声渐渐清晰,峰回路转处,出现了一条河,一座石桥,两轮圆月。水之月,是天之月的倒影。
石桥横如虹,桥上站着一名白衣女子。
女子穿着一袭月下白绣浮云罗裙,挽雪色鲛绡披帛,月色勾勒出她玲珑有致的身形,妖娆婆娑。她临河而立,手持一线垂向河中,似在垂钓。
元曜心中奇怪,夜深人静,怎么会有女子站在石桥上垂钓?莫不是……鬼魅?!
虽然有些害怕,但鬼使神差的,元曜抬脚向石桥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