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维奇给她的大名单上几乎没什么现役的俄罗斯国脚。
当然,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效力于国家队的俄罗斯国脚们大多数不再那么年轻,这个年龄段离开家乡去陌生的国外打拼。
对于大部分球员而言这都不是最佳选择。
有几个是u23梯队的,还有更年轻的。
大名单上一共三十二个人,半数效力于俄超球队,剩余的一半则是在俄甲和俄罗斯青年冠军联赛踢球。
拿到大名单之初,温迪想这些人转会费不会太贵,可也不会太廉价,作为经纪人怎么也能拿个小一百万吧。
只不过在了解到这三十二个人现在的状况后,温迪觉得自己可能太乐观了点。
原本预估的三千多万佣金,可能后面的单位是人民币,而不是欧元。
倒是拉维奇的秘书送来了合同,这让温迪觉得眼前一片金灿灿。
俄罗斯人不差钱,所以给温迪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如果这些球员不能够给她带来一千万的佣金,那么缺口多少他补上。
这实在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尽管温迪也吐槽拉维奇原来也知道俄罗斯球员不值钱啊。
这也让温迪在十一月份和大半个十二月份都在俄罗斯那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奔波,去看比赛,了解球员们,和他们的经纪人打交道,询问他们理想的俱乐部所在。
从莫斯科揪了一个球迷留学生当翻译,温迪合理利用资源把这些球员们的心思都考量了一番。
一千万欧并不好挣。
效力于俄超的那些球员倒是坦率,“我想去皇马踢球。”
“我喜欢巴萨。”
“我能去利物浦吗?”
“我想去米兰。”
梦想很是伟大,然而这些豪门为啥要你们啊!
想去皇马那个最过分,知道温迪曾经是皇马的翻译,这些天来就一直打电话,没事还去温迪住的酒店那里蹲守。
早冬十二月的天气,看着那人穿着球队的长裤和长袖外套蹲在那里,温迪觉得自己浑身冰凉。
用天寒地冻来形容俄罗斯再合适不过。
生活在这里的人似乎早已经习惯,温迪觉得于连就是如此。
他的母亲极为喜爱司汤达的《红与黑》,所以给儿子起名叫于连?博鲁什科。
于连效力于莫斯科火车头,是皇马的忠实球迷,和大部分俄罗斯球员不同,他梦想着去皇马踢球。
俄罗斯人像是浑身长着小雷达,温迪刚出门他就是蹿了过来,“Wendy小姐。”
“你们今天不是有比赛吗?”
莫斯科德比。
莫斯科火车头对阵莫斯科陆军。
温迪打算去看比赛。
“我没有入选比赛大名单。”于连笑了下,说话的时候透着几分酒气。
这让温迪不由地皱眉,于连是这赛季才加盟莫斯科火车头,在阵中发挥不定,有段时间没能首发了,之前好歹还能替补,而温迪在俄罗斯这段时间,他连比赛大名单都进不了。
偏生,还梦想着去伯纳乌球场踢比赛。
“即便落选,也应该在场边为队友加油鼓气。”这可是莫斯科德比!
温迪叹了口气,同样是二十岁的小年轻,兰迪科就是省心多了。
虽说从小生活在苦寒环境中,然而没在外讨过生活,于连还不是太明白竞技场的艰辛。
温迪带着这个俄罗斯青年去球场看比赛,这是她今年在俄罗斯看的最后一场比赛,德比战后温迪离开了俄罗斯,冬窗即将开启,她需要去联络法甲和葡超黑店,把这些球员推销出去。
和夏窗不同,冬季转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