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2)

刘恪非看着不服气的老二,知道这小子口服心不服。但现在不是说教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你们赶紧休息,我出去一趟!”刘恪非捡起地上的麻袋,就要出去。

“你干什么去啊?”张依一紧张地问。

“你别管了,我一会就回来!”刘恪非撂下一句话,迈着大步走了,快到大门时,就见他加快了脚步,“蹭”的一下,纵身跃上了一人多高的墙头。

“爸爸好厉害!”家宝崇拜极了。

“爸爸是要扔麻袋去吗?”小树问。

“你爸爸是为你们善后,以后不许打人了知道吗?你爸爸说得对,程晓敏做坏事,自会得到惩罚,但我们不能像她那样,以暴制暴不是正义。”

“妈妈,我知道了,爸爸说得对!”小树沉浸在爸爸利索的身手里不能自拔,对爸爸刚才的训斥一下就接受了。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刘恪非就回来了,回来时空着手。

“你把麻袋扔哪了?”张依一问。

“还能扔哪,扔水里了,幸好河面没结冰,我又把现场处理了一下。”刘恪非还想再说儿子几句,可张了张嘴,还是咽下了。

“你们俩回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刘恪非声音冷凝,“记住,如果明天有人问你们,就说不知道,不要慌张,他们找不到证据的。”

“知道了,爸爸妈妈,晚安!”兄弟俩推搡着上了楼,夫妻俩也回了卧室,上床睡觉。

早上起来,一家四口吃过早饭,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上学去了,张依一和刘恪非也出了门。

走在大院的马路上,张依一听到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议论,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你们听说了吗,程书礼家的姑娘在自家院门口被人打了,夜里就送去了医院。要不是闫丽丽听到院门声响出来,那姑娘怕是要在地上躺一夜呢!”

“到底是谁打的啊?”

“谁知道呢,那姑娘这段时间跟发疯一样,得罪的人多了,挨打一点都不奇怪。”

“真是的,一个姑娘家,连自己亲爹娘都斗,真是作孽哦!”

几个女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声音渐渐远去。

张依一加快了脚步,赶着去上班。她相信刘恪非,既然他说查不出来,就一定没事。也是难为刘恪非了,像他这么有原则,帮着儿子掩饰,也不知道下了多大决心。

“唉!”张依一轻叹了一声,盼着这一切早点过去。

第124章

在度过了无数个酸甜苦辣的日子后,时间进入了七十年代。

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初期,是上山下乡运动最为波澜壮阔的几年,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大量的初中生高中生,奔赴广袤的农村。

这一年,小树十八岁,高中毕业,十六岁的家宝上高一。

“爸、妈,不用再考虑了,我去下乡,让哥上大学。”家宝为了打消父母的顾虑,嬉笑着,“哥学习比我好,我坏心眼比他多,适合在外面混。”

十六岁的少年笑容灿烂,眉目如画,容貌七分像母亲,三分像父亲

“家宝太小了,到了农村怎么干活?我不去读大学了,我去下乡!”小树急忙说。

小树的个子已经窜得和父亲一样高了,十八岁的大男孩,既有少年的青涩,又有青年的朝气。俊美的容貌更是像极了父亲,尤其是那双内双的瑞凤眼,简直和父亲如出一辙。

“爸、妈,你们说话啊!我是哥哥,我去!”见父母一言不发,小树焦急地看着两人。

张依一和刘恪非相视无言,最后,还是刘恪非开口,“我的意见是,家宝下乡,小树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