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先生见笑了。”

“不见笑,不见笑,你的话很有道理,倒是我年老无能,不及你志向远大了。”

“先生虽不在朝堂,但传承古往今来之学问,一样令人尊敬。抱负谁都能有,可想得再远都是空,学生也不过动动嘴皮子而已。”

商先生的友人道:“贫道纪停云,道号归无。尚不知小友姓名?”

“道长客气,晚辈姓慕名怀清,表字无晦。”

“善,”道人欣慰抚须,“这将来,终究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将来啊。”

夜幕悄然降临,有只雄鹰盘旋飞过上空,未尽的晖色剪出它模糊的身影。

-

拂晓的晨光洒向这座古老而辉煌的城池,盛京。

巍峨的宫城坐落在城池一角,桓阳殿居于宫城南北轴线朝南一端,天下之主端坐殿内高台,一道帘子垂在御座之后。

一名国字脸的老者持笏上前,他身着紫袍,腰佩金鱼袋,乃当朝左相黄晟。只听得他朗声道:“陛下,杨士武率亲兵撤退求援,并非弃城,后续援兵赶到,贺阑关也守住了,依老臣看,杨士武并无大过。”

另一个瘦弱些的老者站了出来,此人衣着绯袍,佩银鱼袋,乃从五品秘书省少监孙有道。他义正辞严道:“贺阑关乃是边关第一隘口,容不得任何闪失,杨士武名为求援实为临阵脱逃,当立即撤职,处流放之刑,以正视听。”

天子抓住机会道:“将士守土有责,未禀先撤就是弃城,怎能轻饶。”

“陛下,法理之外亦有人情。杨士武守关四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轻易处之重刑,恐让天下百官寒心啊。”范文峥,刑部尚书,出生泸阳范氏一族。

枢密使霍朗,也就是霍澄的父亲,此时站出来,说道:“这话就说得不太对吧。要是论苦劳,天底下哪个犯罪的官员没苦劳?”

天子正要附和,帘后身影微动,一道声音打断了他:“哀家觉得革职留任,再给杨士武一次机会也好,但若不罚也难以服众,就罚俸一年以儆效尤吧。陛下以为如何?”

左相黄晟带头叩首:“太后娘娘所言甚是,还望陛下三思。”

陆陆续续有官员跪了下来,口呼“陛下三思”。

天子面色难看,双手紧攥成拳。

两派相争,母子不和,朝堂的波谲云诡拉开了序幕。谁也没料到今后的灾难,会于此埋下伏笔。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七夕

孟秋七月七, 谓之七夕,这是个热闹的好?日子,繁华的晋州早已车马盈市, 罗绮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