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2)

小舟亲了江寄一口:“算了, 当邻居也很好。”

江寄眉毛一挑:“谁和谁当邻居?当什么邻居?”

大有让小舟为他的“口无遮拦”买单的架势,反正他们现在很闲,接下来直接拉帘也不影响。

“说学校啦……以后我们就可以一起上班上学, 课不忙了,我还能骑个车到江大食堂和你一起吃饭, 要是华师的食堂好吃,你也可以过来, 晚上再一起回家。”

在每个早晨,由被窝吻至驾座,会分开,但就在隔壁,想他就可以去找他,这个距离多好。

再在每个黄昏重逢,一起回到家。

在学校上,小舟毫不犹豫,只是选择专业的时候他反而纠结。

华师是国内相当不错的师范大学,也就意味着读师范专业会更有含金量,而几个王牌专业各有各的优势,小舟也不敢说自己的成绩能任选专业。

两个人拿着招生简章研究了一天,江寄中途还出去打了好几通电话,显然是打听华师今年几个专业的招生情况。

最后做决定的是小舟自己。

“我想学汉语言。”

“决定了?”

“嗯。”

江寄知道小舟的历史和地理也很不错,更对地理兴趣很大,这两个院系在华师也不输文学院。如果小舟真的喜欢地理,江寄不希望他勉强。

但小舟不改了。

“就汉语言吧。不知道提前批能不能录取,我们提前批和本科一批都填了吧。”

说到地理,小舟开了个玩笑:“今年考完,我才知道什么叫地理,因为没有天理。还好最后赋分完没有拖后腿。”

“你放心,我想清楚的。”

小舟怎么会讨厌文学呢?

文学就好像他和江寄之间隐形的牵系。

刚才江寄出去打那二十分钟的电话过程中小舟没有自己再看志愿,他反而站起来,像重新认识这间书房一样在书架面前走了一遍。

他经常替江寄打扫书架,他知道哪本书在哪里。

小舟随意抽出一本苏轼评传,翻到他们最有缘分的那页。

《临江仙》里有这样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小舟就知道这首词了,这几乎成为他最喜欢的苏轼词,因为烂熟于心,反而不常回顾,这好像是第二、还是三次翻开纸本。

江寄是他余生。

那余生何不再浪漫一些?

“先生,我想一生走你的路,和你在相同的领域并肩。”

江寄亲吻他,很温柔。

他也开了一个玩笑。

“然后等着硕士来当我的学生?很危险的,小同学。”

江教授现在会被同事和学生挖掘到一些温柔了,仿佛温柔开始贯穿他的人生,成为他的底色。所以就像他改变了小舟一样,小舟也彻底改变了他。

参与一个人的一生很简单,萍水相逢打一照面,都算参与过他的一瞬间,但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却很难。

谁能想到故事的后来,他们因为彼此成为全新而更好的人呢。

小舟满脸通黄,嘴硬:“……谁说要考你的研究生了,老师。”

一看就是这阵子特殊play没少玩。

江寄显然也为小舟的神情意动心痒,但最终展现给爱人看的是打趣得逞的快乐。

华师的文学院带有师范性质,小舟人生未来还长,到时候是去读学科语文方向走上讲台,还是深入学术,可以再慢慢来看。

“不过的确去读个研究生吧。”

四年,再加三年,再在校园的读书路上走七年,不要去想是不是人生的磋磨和浪费,就像爱对了人,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