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堂嫂们心里有意见,秦知知还给大奶奶和二奶奶家出了主意,给堂嫂们也补上些。
大爷爷和二爷爷当场同意,现在他们跟着秦知知做生意,种地,修路,也不差银子,为了家庭的和睦必须补上。
两家的几个孙媳妇十分开心,对秦知知更是感激。
以前大家都穷,是秦知知带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还让他们来了京城定居。
带他们做生意,给他们安排活计,对清耀和清胜也是尽可能帮助。
如今他们也是家里有当官的人家了,想想都开心。
现在她们这些成了亲的还能补聘礼,这是之前做梦都不想的事。
秦清耀和秦清胜的婚事定下来后,大爷爷和二爷爷的心情更美了。
顾芸菲还办了一场小型宴会,把那赵小姐也请了来。
百闻不如一见,秦知知很想见见这赵小姐,她自然也希望大爷爷家和睦。
更希望这赵小姐能是清胜的助力,仕途哪有一帆风顺的,后宅安宁才是助力,才是王道。
第440 章 清耀!清胜官职下来了!
期待已久的殿试终于开始了。
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皇宫内的殿廷举行,皇上当场考。
强调文采、逻辑和对儒家经典的融会贯通,需符合“代圣贤立言”的规范。
秦清耀是一甲前三名,被皇上钦定为榜眼。
秦清胜是庶吉士,去了翰林院,入翰林院学习,三年后考核优异者可留任翰林,直接授予翰林院职务。
顾景怀现在就在翰林院,而且官职不低,秦清胜在翰林院学习,只要他本身不出岔子,基本会顺风顺水。
翰林院可是朝廷储备高级官员的机构,未来可升迁至内阁、六部等要职。
能在翰林院任职,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至于秦清耀,皇上则是让他做了外放官员。
因为秦知知这些年一直在试种高产农作物,清泉县,秦家村次次都是领先种植。
加上秦清耀救顾芸菲母子有功,皇上让秦清耀去清泉县做了知县,正七品。
多数人外放为地方官,去的都是那荒凉之地,新科榜眼去清泉县这么便利的地方却不多见。
清泉县这几年发展的十分不错,交通便利,百姓富裕。
朝中官员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皇上却有他的意图。
清泉县是秦家的根,让秦清耀做知县,他相信秦知知还能种出新东西。
毕竟清泉县已经够富裕了,若想三年内出政绩,必须有更大的贡献。
秦家人团结,秦知知不管是在种地,还是做生意,都是佼佼者,但凡她指导秦清耀一二,皇上觉得定会有惊喜。
秦清耀特别满意自己的官职,未婚妻在清泉县,这下他也要回去任职了,离未婚妻近些,他是真的开心。
殿试结束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跟家里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可是二爷爷一家却因此犯了难,大家现在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在京城也稳定了下来。
难不成全家要再次搬回清泉县吗?
二爷爷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去找大哥和三弟商量。
秦知知得知这件事后,让大爷爷,二爷爷和阿爷一起陪秦清耀回去。
“知知,你的意思是我们三人都跟清耀回去,那你这边怎么办?”
二爷爷虽然也想陪孙子回去,但是庄子上的事也不能耽搁呀。
“二爷爷,你们帮我已经够多了,现在清耀弟弟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你们可不能偏心。”
“知知,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快跟我们说说。”
大爷爷听秦知知这么说,就知道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