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跟着王家一起参与了此事的商户都高兴疯了,以后他们出门也可以说是为皇家做过事的人了。
王家现在在商户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了,他们清楚地知道跟着王家,会有好事发生。
秦知知决定把之前皇上赏赐的庄子用来种棉花,养小龙虾,再建个棉花加工作坊。
让农司院把棉花推广下去,她希望百姓也能吃饱,穿暖。
她还让夫君和大伯顾霆上书,建议适合种植的地方都适当种植些。
皇上直接采取了这个建议,并交由农司院来做这件事。
这两年可以说是农司院最忙的时候,沾了秦知知的光,也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前有高产玉米,明年又要开始推广种植棉花。
整个农司院的人忙的脚不沾地,他们还不知道在未来的很多年,他们都在忙碌的路上。
秦家村的人也开始种植棉花,在现在里正的带领大家开垦了不少荒地。
就连小龙虾也开始养了起来,秦知知给的龙虾苗,养成后直接卖给王家酒楼。
所以秦家村是除京城,第一个养殖小龙虾,种植玉米,棉花的村。
他们十分感念秦知知,现在的秦家村十分富裕,家家住上了独栋瓦房。
第362 章 不许欺负我夫君!
棉衣终于在寒冬来临前送到了将士们手中。
今年的棉衣只给了西北军,西北最是寒冷,宁家人感激秦知知,送来了谢礼。
宁凝这日和秦清云一起回宁家吃饭,大伯母拉着宁凝的手十分感激。
“凝儿,这次的事谢谢你和县主,郡主!”
“大伯母,这件事可都是县主和郡主的功劳,我就是跑跑腿,再说能为大伯和将士们争取到福利,我当然义不容辞了。”
宁凝知道棉衣能最先送到西北,除了考虑西北最是寒冷外,其实她的面子多少也是有些的。
毕竟这些棉衣是知知无偿捐送的,她有选择权。
这些棉花也是在郡主庄子上种植的,她也有选择权。
因为宁家和秦家是姻亲,秦知知是夫君的妹妹,郡主是夫君的大嫂,同时她们还是自己的闺中密友。
帮忙做这件事的王家,不仅和宁家有亲戚,王馨茹也即将加入秦家。
所以这批棉衣能落到西北军手里,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伯母知道,我们凝儿是出了很多力的,至于郡主,县主和二小姐的谢礼,我会亲自挑选让人送到府上。”
大伯母是个感恩的,她也明白侄女起到的作用。
“大伯母,不必客气,大伯,大哥和西北军都值得,大嫂和妹妹的一些心意,希望能帮到他们。”
这件事,秦清云也十分佩服大嫂和妹妹的大义。
“是呀,大伯母,咱们都是一家人,就不要客气了,再说我这么聪明,有好处当然是先想着大伯和宁家军了。”
宁凝俏皮的回答把大家都逗笑了。
宁老夫人笑着说“你们瞧瞧,咱们这还没夸,她倒是自夸上了。”
大伯母,崔氏,王雁都捂着嘴笑,王雁打趣道。
“祖母,咱们凝儿就是聪明,回头咱们给大伯写信时,可得好好跟大伯说说,不然大伯还不知道咱们凝儿为了他和宁家军这么努力呢。”
“可不是,都是咱们凝儿聪明,他们才有棉衣穿,不然肯定被别人抢走了呢。”
大伯母接着侄媳妇王雁的话,老夫人她们笑的更开心了。
“那是,我可比二哥聪明多了!”
原本在旁边听的正开心的宁轩,就这样无辜躺枪。
宁轩不服气地说“你夸自己就夸自己,为何要扯上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