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俩人在家里。

一早忙活开来。

又是洗锅烧水,又是刷碗切菜。

弄出一大锅的汤。

这也是当地习俗特色。

一般谁家有喜事办席。

最后一道菜,必定得是主家自个儿烧的汤菜。

要么是炖豆腐,要么是炖白菜。

条件好的,会往里面放点肉,或者是河里摸上来的鱼。

家里现在日子好。

郝月萍、牛桂花她俩又是格外大方舍得的类型。

一早从肉联厂割回来的五斤新鲜猪肉。

全部切片,下锅炒香,跟白菜一块炖。

今天她们家要请全村人吃饭。

光是一个锅,怕还不够。

俩人又另起炉灶烧水,打算再多炖个鲫鱼豆腐汤。

家里忙得热火朝天,新宅基地这边,同样火热。

一应家具,都被抬进去放好。

村里有没事瞧热闹的,不光过来帮忙。

还好奇地在房子里转悠起来。

这年代装修没啥讲究的。

就是洋灰地面、大白墙。

没甲醛,没污染。

新房盖好晾干,直接入住。

省事还省力。

整间房子,最费钱最贵的地。

就在于朝南那几面的落地玻璃。

村里人还是头次见到,把墙拆掉不盖,全部装上玻璃的。

还真别说,怪好看嘞!

有那好奇的,当场问起苏孝文盖这房子的价钱。

听到一扇玻璃就要不少钱后。

当即没声。

小山村跟着苏琬后头做生意的人家不在少数。

这两三个月里,时不时就有人家翻新房子。

可像苏琬家这么大手笔盖新宅基地的,真就头一家!

想想三个月前,苏琬秦禹他们,还在村西头那间小破土砖瓦房住着呢吧?

冬冷夏热,下雨漏水,下雪压顶。

时间过得真快。

要是不专门说,村里人还以为这过去三四年了呢!

毕竟谁能想到,之前还吊儿郎当的村里霸王花苏琬。

怎么就突然脑子开窍。

做生意赚大钱。

还把心收回来,放在自己老公和孩子们身上。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美满。

说不羡慕。

那肯定是假的。

但,他们羡慕不来。

他们可没苏琬那个做买卖的好脑子。

也不敢动啥幺蛾子心思。

不然啊,看见老刘家跟苏槐山两家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