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这时候上家里来的,肯定也都跟吕永望亲近的‘自家人’。

“大舅,弟妹早上没给你煮面?”

一个四十来岁中年男人笑着打趣。

刚才苏琬他们进来的时候,吕永望给互相介绍过。

中年男人叫王保国,是吕永望姐姐家儿子,平时两家关系很好,常有走动。

即便吕永望姐姐已经不在,外甥王保国每当逢年过节,总会过来看看。

何况这次是吕永望六十大寿。

王保国提前安排工作,请假过来家里。

值得一提的是,王保国现在任职庐县糖厂厂长,正的。

听王保国提起这茬,吕永望撇嘴。

“那干巴巴的挂面,能有现切手工面好吃呢?”

王兰尴尬笑了笑,倒是没往心里去。

她厨艺确实不行,也不会和面、擀面、做面条。

只好拿供销社买回来的干挂面充数。

清汤白水煮一煮,磕俩鸡蛋进去,就当是长寿面。

装长寿面的搪瓷盆一直被苏梅拎着。

听见老爷子吕永望要吃面。

苏梅连忙上前,把布包解开后,打开盖。

香气喷涌而出。

里面热气腾腾。

一瞬间,整个屋子里众人馋虫都被勾起。

王兰往牡丹搪瓷盆里看了眼,立即发出惊呼,“哎呀,还是一根做成的大板宽面!真是有心了啊。”

“面挺多的,去拿几个碗来,都分分。”吕永望这话明显是跟王兰说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王兰现在就是这家里的女主人,现在得招待客人们。

王兰犹豫着,没动弹,纠结该不该提醒下。

这过大寿的日子,把一根长寿面分开吃,不太吉利。

吕永望看着她笑了,“咱家没啥好忌讳的,我这个寿星就想要喜庆点。”

“大家一起吃面,一起沾沾福气。”

“哎,成,爸,都听您的。”

王兰爽快答应,转头去厨房,拿来好几个碗。

在场的人人有份。

连几个小家伙都没被落下。

众人边吃边交谈。

“这位同志,我看你有些眼熟啊。”

王保国盯着苏梅,眉头皱着。

他很确信,自己见过苏梅。

还不止一次。

被人突然问话,苏梅显得格外拘谨。

而且面前这人,还是糖厂的厂长。

“王厂长,我、我叫苏梅,以前在糖厂干过两年。”苏梅低头回答。

“干过两年?”王保国眉头皱得更紧。

糖厂不招临时工和短期工。

能进糖厂上班,那等同于拿到铁饭碗。

糖厂现在年收益,还在纺织厂前面。

属于庐县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也就是王保国,有能力有背景,所以能坐稳糖厂厂长位置。

糖厂现在职工两三千号人。

王保国十分确定,在这些人里,没有一个叫苏梅的。

可他又确信,自己是见过苏梅的。

就在糖厂厂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