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吕叔你想什么时候带天天来,我们都欢迎。”
苏琬笑着安慰两句。
等到八点,卖光青团。
赶着牛车回小山村。
把蘑菇、春笋、野味儿装车,朝着国营饭店出发。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动物繁衍。
有研究表明,春天比其他季节更有可能意外怀孕。
这几天苏琬收来的兔子,明显增多。
刚走进国营饭店,苏琬就看到张启,不过对方正在打电话。
“什么?这个要求?有点不好办啊!”
第73章 三千五百份米线,九天,大生意上门!
第73章 三千五百份米线,九天,大生意上门!
“那我再想想法子...”
张启悻悻挂掉电话,满面愁容。
看见苏琬过来,他强行撑起笑脸。
“苏同志,今天能有多少兔子?县展销会明天试展开,咱们国营饭店要给全场供应餐食。”
就这么一句话,苏琬已经想到张启为啥闷闷不乐。
还有他刚才提到的‘这个要求,不好办’。
“今天有二十只兔子,算上前面送来的,都做成麻辣兔肉,肯定够够的。”
一道麻辣兔头,足以征服整个国营饭店。
而每只兔兔只有一颗小脑袋。
靠那点兔头,难以供应国营饭店桌桌必点的巨大需求量。
所以苏琬又教给王师傅一道麻辣手撕兔。
“张经理,国营饭店打算咋供应餐食?到时候是会场人员来饭店这边用餐,还是给他们送过去?”
“唉”张启叹气。
苏琬问的,正是他发愁的地方。
“他们要饭店这边给送过去,说是领导们要和会场人员同样标准。”
“如果大家过来国营饭店吃饭,倒也还好说,摆几桌一样的菜,或者弄成大食堂,都还行。”
“但现在,那边要求给送过去,这不存心为难人呢?”
这年代,塑料一次性打包饭盒还没出现。
连火车上售卖的盒饭,都是那种铁盒便当。
吃完要把铁饭盒回收再利用的那种。
这次庐县展销会,邀请了三百多家参展商。
南来北往,空前绝后,为期一周 。
张启现在为难的点在于,短时间内上哪找那么多铁饭盒,用来送饭呢?
参展商随行人员,会场工作人员,以及大小领导,粗略估计两三千人。
而且还要保证,饭菜送过去,得是热的。
难,难上加难。
苏琬听他这话,咧嘴偷乐。
这不巧了?
过桥米线挺适合作为会场餐饮供应的餐食,能帮张启解决当下顾虑。
何况这次展销会,南北商人都有,众口难调。
米线这种美食,在她前世二十一世纪,火遍大江南北。
广受男女老少欢迎。
是经得住市场考验的大众美食。
“张经理,你听说过过桥米线吗?”
看着张启投过来的疑惑目光,苏琬倏尔一笑。
然后把过桥米线制作过程和配菜调料,以语言描绘的方式,讲述给张启。
“这个过桥米线不错啊!我看可以作为这次展销会的供应餐食。”
苏琬点头,“国营饭店这边,也可以另外搭配些凉菜、炒菜和主食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