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1 / 3)

许莼道:“子静哥您心真黑啊。”

方子静:“……”他瞪了他一眼,理直气壮:“为帅当然要铁面无私,我对属下将领都是一视同仁的,你懂什么,行了,快下去歇着吧,看你这小脸白的。”

作者有话说:

很多读者问大概啥时候完结,我说下本文剩下情节的打算:第三卷 叫“凤凰鸣矣”,主要写幼鳞的事业成长线,最后一卷叫“凤凰归矣”,主要写幼鳞回京在权力中心的夫夫日常朝堂生活。 第三卷事业线的大纲做得是比较详细的,大家看着人物好像比较多,一是剧情铺开人物成长的需要,二是这些人都是最后一卷主角回朝后的助力,这一卷不铺垫的话到最后一卷收线就会显得很苍白单薄。这些人凭什么支持攻受在一起,又凭什么会是攻受的助力。他们像下在棋盘上的棋子,星落铺开,最终成为朝廷栋梁,也是很重要的成长线,而攻受在他们的成长变化中起到的是什么作用。

可能大家觉得有些配角很讨厌……但是大概因为我个人就是在底层慢慢攀爬的人,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的本质,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除非你对他们有用,一时的同情好感个人魅力都不足以支撑长久的合作,唯有永恒的利益共同体才能一直走下去(甚至包括爱情)。

《半山农场》那边前几天看到一个读者留言,说“作者应该是对于人际关系中的‘规则’挺了解的,可能现实生活中和这方面打交道比较多,写人物对话就给人一种讲话特别圆滑世故的感觉,感觉晋江很多读者会不适应。”我挺意外,反思了一下似乎确实我处在一个比较世故以及和很多人打交道的工作岗位上,才导致了我这样的写文思想,大概也是因为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比较多,以致于我对人性的认识确实比较悲观,习惯揣摩他人言谈举止的目的性,这样来写文确实就不太让人喜欢,也导致配角们一言难尽……下次我在故事逻辑性和爽感上再研究研究,琢磨平衡一下。评论区很好,大家不要吵架不要人身攻击,不赞同就放置就好了。表达了就好我会看的,但是也不会随便改变的,毕竟随意改变大纲是要卡文的!

但我个人喜欢这样的爽点,主角无心一个举措,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第159章 故知

许莼一行才到了第二日,方子静就一点时间不浪费的又给盛长天下了去闽州筹军饷的命令,并私下去了许莼帐中,与许莼道:“你伤没好就和他去闽州养伤吧。”

许莼心道你若是真想让我去闽州养伤就不会只下军令给盛长天了,想来也是犹豫,笑嘻嘻道:“千金难逢的能和武英侯学习的机会,我怎么舍得走?子静哥赶我也不走的。”

方子静道:“不和你说笑,留在我这里就得干活,我不留闲人。皇上本意应该也是让你跟着我学些东西,但我也不是带孩子的,在我这里就得守我规矩,令行禁止,不可自作主张,也决不可再和前日一般冒险,你若在我手里出了事,皇上定然要迁怒我。”

许莼本来还担心方子静知道他受伤要嫌弃他,如今听到愿意留他自然是如获至宝,满口答应:“是是是,好好好,你说得都对。”说到最后一句皇上定然要迁怒也没注意回了一句:“那是自然的。”忽然发现回错了连忙道:“都听子静哥的!”

方子静白了他一眼,吩咐道:“此仗必须快,不能拖,因此让盛长天回闽州去继续筹军饷,需尽力而为。否则和前朝那样一拖拖个没完没了,徒耗国力。到现在都还有人说前朝衰败是为那七年的讨倭。再则时间一长,北边肯定就安宁了,我前日看到邸报,贺兰静江果然已紧急去了北边,金人不会放过大好时机的,若是两边战线都打起来,多少钱够我们打的,国力衰微往往都在这上头。”

“如今我们是打了胜仗,朝廷反对的声浪就小,若是拖拖拉拉打不下来,那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