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纪春生每天除了抓竹鼠,也就是到地里逛逛,锄杂草。

老纪家这段时间倒是安生不少,没来找麻烦。

日子闲下来,纪春生又给纪月盖了一个小屋子,专门用来堆放她收集的干货和药草。

现在纪家生活好了,纪月隔三差五的根据家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药膳。

一家人脸上的气色逐渐变好,纪年和纪日身体壮了不少。

就说以前的纪月,瘦瘦小小一只,头发像干枯的杂草,皮肤蜡黄。

现在头发柔顺,皮肤白了许多,小身板子也有肉了。

家里的日子也不再紧巴巴,纪月就有些放松自己,抓竹鼠的事,交给纪年,地里的活有纪春生。

她倒是最闲的一个,一家人的衣服鞋子做好了,她不进山,就在家里看书。

前世懂一些药理,普通的伤风感冒也能自己找一些药草,治好。

古墓里的书籍中,有一部分是医术,药理,医理都有。

上次纪旺他娘被蛇咬,让纪月有了体会。

纪家湾离镇上远,纪旺他娘要不是有她,还不等送出村就没命。

其他人她管不着,家里的人要是有个伤风感冒受个伤什么的,她能自己看。

而且每个月都要给五味斋一道药膳方子,她以前储备的那些知识,肯定不够,需要多学习才行。

村里经过二狗子和纪旺他娘,有些生病不想到镇上找大夫的,都会到纪月这里来找她看。

都是比较常见的感冒咳嗽,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

针对这些病症,纪月也备了一些草药在家。

有人寻来,她就给些药,也没收钱。

好些吃了她药的人,效果都不错。

毕竟是看过现代经过多次修改编撰的医学书籍的,虽然比不上那些大能,但至少能比镇里的大夫强些。

就这样,每天看看医书,偶尔给村里人看看病,缺草药了就到山里去逛逛。

日子到是过得恬淡静逸。

直到王天佑带来消息,船做好了,可以去提了。

得到这个消息,纪月立马去了村长家。

两人一起去了渡口。

渡口基本上已经完工,大腿粗的木桩子钉入水里。

手臂粗的木棍拼做踏板,一路延伸到芦苇丛里。

渡口并没有直接到运河里,而且在芦苇丛快接近运河,船要划一段距离才能进入运河。

在渡口前端,还用茅草盖了一个顶,可以遮风挡雨。

渡口正对面是官道,有一条石梯正通运河,是镇里和供行往的人打水用的。

石梯旁正好有一棵歪脖子树,延伸到河面。

看着歪脖子树,再看看这边。

“村长爷爷,这里钉一个粗一点的木桩,到时候我想从对面牵一根绳子过来。”

在船上钉一个活扣,这样船来往河面也会很安全一些。

“好,我这就安排人去山上砍树。”

“我后天就去县城一趟,把船拖回来。”

“明天保证给你做好。”

想到以后去镇上和县城能省去不少时间,他就高兴。

路上方便了,就可以将自家出产的东西拿去卖,以后村里人的日子会更好。

想到这,村长将纪月丢下,乐颠颠去找村里人,上山砍树。

纪月回到家,去纪春生给她准备的小屋里翻了翻,看有哪些东西可以拿去送人。

王天佑在这件事上帮了大忙,肯定要还人情,还有造船的师傅。

去县衙登记,也要给衙役备一些,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嘛。

晚上吃饭的时候,纪月